第239章 逆水行舟,早有准备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朝堂。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熹缓缓起身,他走到郭凌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凌峰,你的决心令人钦佩……”

朱熹的目光扫过那些面露质疑之色的官员,沉声道:“诸位,老夫行走天下多年,深知教育资源匮乏对百姓的伤害。郭大人今日之举,看似劳民伤财,实则功在千秋!难道,我朝要眼睁睁看着那些孩子,因为出身贫寒,便失去读书识字的机会吗?”

一番话掷地有声,令反对者哑口无言。

“当然,”朱熹话锋一转,转向郭凌峰,语重心长地说道,“凌峰,你的想法很好,但也要注意方法。资源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切不可顾此失彼,造成新的不公平。”

郭凌峰深以为然,躬身道:“先生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这场朝议,最终以支持郭凌峰的教育援助计划落下帷幕。学政原本对郭凌峰的激进行为颇有微词,但经过此次事件,他开始反思自身。朱熹的教诲,郭凌峰的坚持,以及那些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渴望眼神,都深深触动了他。

“大人,”一日,学政主动拜访郭凌峰,神情中带着一丝敬佩,“您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令人敬佩。下官也愿尽绵薄之力,为那些孩子做些事情。”

郭凌峰闻言大喜,二人经过一番商讨,决定在学政的统筹下,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建立起长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消息传开,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竟会引发如此深远的变革。

然而,就在郭凌峰为教育援助计划四处奔波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