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的气氛在学堂里久久不散,然而郭凌峰心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张强的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教育改革真正的成功,在于让所有孩子,无论出身、无论地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于是,在一片赞誉声中,郭凌峰踏上了前往偏远地区的旅程。他轻车简从,一路颠簸,深入到那些被繁华遗忘的角落。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心中一沉。
破败的学堂,屋顶透着天光,墙角堆满了杂物。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趴在缺胳膊少腿的桌子上,用粗糙的毛笔费力地描摹着。
“先生,您来了!”一位老先生颤巍巍地迎上来,浑浊的眼中满含着期待和心酸,“这些孩子,都渴望读书,渴望走出大山……”
郭凌峰环顾四周,心中五味杂陈。这里没有朗朗书声,没有朝气蓬勃的面孔,只有简陋的教室和渴望知识的眼神。他深知,教育资源的匮乏,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这些孩子们的命运。
“我会尽力帮助你们。”郭凌峰郑重地承诺道。他决定在这些地区建立教育援助中心,为他们提供书籍、文具、桌椅等基础设施,并定期派遣优秀的教师前来授课,同时,他也积极争取朝廷的支持,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
消息传开,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然而,当郭凌峰将计划呈报朝廷时,却遭到了部分官员的质疑。
“大人,您的想法固然好,但国库空虚,如何负担得起如此庞大的开支?”
“是啊,大人,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资源浪费,反而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教育发展?”
郭凌峰早有准备,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方案,并列举了大量的调查数据,证明教育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是百年大计,只有让所有孩子都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实现长治久安!”郭凌峰掷地有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