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诊所今天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名叫林宇,是一位外卖算法师。他身形消瘦,面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与焦虑。他坐在我的对面,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似乎在努力组织着语言。
“方医生,我……我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林宇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别着急,慢慢说。”我微笑着,用最温和的语气鼓励他。
林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是做外卖算法的,每天的工作就是优化配送路径、计算时间,让订单能更高效地完成。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食物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我微微皱眉,专注地听着,示意他继续。
“我总是觉得自己不能多吃,哪怕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也会拼命忍住。我知道这样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每次看到那些外卖订单,我脑海里想的不是怎么配送,而是这些食物会不会让我长胖。”林宇痛苦地抓了抓头发。
我心中一动,这很可能是一种因工作压力导致的进食障碍。我决定从他的工作入手,探寻问题的根源。
“能和我说说你工作的具体情况吗?比如工作强度、压力来源之类的。”我问道。
林宇叹了口气,说道:“外卖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我们的算法直接影响着配送效率和成本。上面每天都给我们下达各种指标,要不断优化算法,降低配送时间,提高订单承接量。我每天都要对着电脑,不停地分析数据、调整参数,经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有时候好不容易吃口饭,一个紧急的优化任务就来了,又得放下碗筷。久而久之,我就觉得吃饭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慢慢地,对食物也没了兴趣。”
听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了。林宇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身体和精神都极度疲惫,吃饭这件原本愉悦的事情,在他的认知里变成了耽误工作的负担,进而引发了进食障碍。
根据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环境和刺激来改变的。我决定从改变林宇对食物和工作的认知入手,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