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行人来到了鹿临书院。
接到消息的沈溪亭早已向大儒告假,等在了书院门口。
楚清鸢下马车,看着暮光下的沈溪亭,半年不见,身上的那股清冷端正的气质倒是更浓了。
在她打量沈溪亭时,他也在注视着楚清鸢。
半年不见,他的这位“表弟”倒是长高了不少,脸也长开了些,那双眼睛仍旧是最亮的。
在他愣神之际,楚清鸢已经来到他的身前。
“溪亭表哥,好久不见,刚好家中要给你送衣物和用品,我就跟着队伍来游玩一番。”
“我可是听说这鹿临书院风景秀丽,十分适合游览呢!”
沈溪亭回过神来,“游玩一番”?他不是第一天认识眼前这位小公主,自然不会相信她会闲来无事跑来这地方游玩。
但他也不会戳穿她。
“好,既然阿清来了,那我就带你在外围逛一逛,但这书院内部,我也没办法带你进去。”
楚清鸢清楚鹿临书院的规矩,非院内学子不得入内。
当然,因为鹿临书院的特殊性,为了方便家中送来所需的物品,经过许可后,可以将家里人安置在书院外围。
但那些随行的丫鬟和小厮,只能安排在附近的客栈。
沈府的丫鬟和小厮在书院内侍卫的帮助下,沿着特定的小路,将带来的物品陆续搬到沈溪亭院中。
而楚清鸢,则跟在沈溪亭身边,朝着客舍而去。
虽然没有见过鹿临书院的全貌,但单凭书院外门,楚清鸢也感受到了它的独立性。
比起弘文馆的质朴奢华,鹿临书院是真的朴素。
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大虞的地位。如果说弘文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鹿临书院就是成为大虞掌权者的龙门。
这鹿临书院里,聚集了大虞最优秀的大儒,以及在朝堂中翻云覆雨但仍旧全身而退的老臣。
按照21世纪的理解,这里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
从这里出来的人,无一不是大虞未来呼风唤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