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卿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之色,抱拳说道:“多谢殿下夸奖,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
然而,气氛尚未完全缓和,一名副将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李军正,粮草虽足,但士气却有隐忧。末将收到消息,近来士兵们对饭菜寡淡的抱怨颇多,灶房方面迟迟未能妥善解决此事。”
此言一出,帐篷内的气氛顿时微微一滞。李正卿眉头一皱,显然对这番话并不认同。他稍稍调整了站姿,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不以为然:“末将认为,近来军中传出的怨言,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士兵们虽偶有抱怨饭菜寡淡,但饭菜虽简,总归能填饱肚子,何至于影响军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朝萧宝义一拱手,继续说道:“将军殿下,卑职以为,这等琐事不必劳烦殿下与诸位将军挂怀。如有抱怨之人,应当以军法从事,以儆效尤。”
李正卿的话音刚落,帐篷内便响起一声轻微的冷哼。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中年副将眉头微皱,目光中透出几分不满。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隐隐的怒意:“小事?粮草虽足,但士兵们的怨言若是不加以理会,便如堤坝上的蚁穴,日积月累,终有溃堤之时。军心不稳,怨气积累,难道也是小事?”
他说着,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抱怨之人绝非少数。我们这些军官闲暇时尚可去附近改善伙食,但那些当兵的只能困在营中,日复一日,怨气便如瘟疫一般,极易人传人。若不早作处置,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这位副将名叫刘千邱,年约四旬不到,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铁血之气。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令李正卿的脸色微微一变。
然而,李正卿显然不服气,面露不悦,语气中带着几分辩解:“刘副将,士兵们不过是嘴上发发牢骚罢了,何至于上纲上线?再说了,现在的伙食已经比寻常百姓家强了许多,隔三岔五还能分到些许肉食,难道这还不够?”
他的声音虽不大,却透着一股倨傲之意,显然并未将刘千邱的警告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一声冷哼再次打破了帐篷内的僵局。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王敬则缓缓站起身。他身形高大,站在那里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畏之意。他的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有力:“年轻人啊,倒是说得轻巧!不久之后,我军便要开拔,此时士气不足,训练不够,如何能保万全?你说这是小事,可若士兵们心生怨怼,战时如何能同仇敌忾?这等事,岂能轻忽?”
他语气一顿,目光冷冷地落在李正卿身上,继续说道:“当然士兵们有怨言,确实不该!他们身为军人,当以服从为天职。可若连最基本的饮食都不能让他们心安,军纪又如何能稳?你身为军需官,难道不该反思,是不是你们的失职,才让这些怨言有了滋生的机会?”
李正卿被这一番话驳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敢再多言。
王敬则的语气稍稍缓和了几分,但目光依旧凌厉,他缓缓说道:“将军殿下,当年我随先帝征战四方之时,几月未尝一口肉是常事,能吃饱一顿米饭,便已是天大的恩赐!如今这些年轻人,饭吃饱了,竟还挑三拣四,确实荒唐至极!可这荒唐之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这些做将官的疏于管理,才让他们生出了这等骄纵之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军营不是享福之地,而是杀敌的战场!若是吃饱了还不知足,那就该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军纪!”
帐篷内一片寂静,众人低头不语,无人敢与王敬则对视。萧宝义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随即抬手做了一个手势。清澄翻译道:“殿下说,王将军所言极是。军纪需严,但也需恩威并施。若能恩威并举,必能使军心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