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第二学期?还有以后呢?还有王忠于的母亲呢?
荷花总是这样想!
王忠于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更需要人照顾,这些问题每时每刻也都同样在荷花的心里纠结。
荷花离开自己家后,也不再考虑自家的事,她除了学习外,主要把精力放在经营王忠于家。
当然自家的事也用不着她考虑,她的所有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只能在王忠于这样的家庭里才得以发挥和施展。
她不能不让王忠于上学,她一定要让王忠于有出息,一定要让他出人头地。
王忠于也不辜负她的重望,她们俩人都有读书的天赋和过人的聪慧。
王忠于也在荷花的帮助下,更加勤奋和刻苦,他要利用好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他也知道他得也读书的不易和荷花的付出,他需要把握好每一刻读书的时光。
王忠于也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一边照顾母亲一边默念当天老师讲的内容,用树条在地上写写画画复习功课,就是一点点小小的铅笔头,他都舍不得浪费。
他一方面把老师讲的复习记牢后,一方面又把多余的时间,用在有利的家庭发展的地方。
比如学习扒地种些蔬菜,掏半夏麦冬,捡油桐木棬等等。
假若实在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没有别的事可做,他就去队里出工,虽然工分少点,但可以充实自己也不浪费时间,那时队里计分是大人出工一天是二十分,半劳力十分,其余小孩按五分计。
这样的劳动使王忠于的知识面更加广阔,身体也更加强壮起来,也更加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更加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最基本最好的条件。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两人也逐渐长大,荷花和王忠于都也到初三了。
他们都在相互帮助中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彼此的相互照顾,相互理解和尊重,学习也更加优秀,总是名列前茅。
这也许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这样使两人儿时的童真情感演变成了另外一种高尚的情感。
他们也成了家里的最主要的劳动力了,他们一边更加努力学习,一边又挤出时间来搞家务,帮助家里找些挣钱的路子,这样不但争取了自己的读书费用,而已还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用品。
青春的活跃正在勃蓬动荡,两颗炽热的心也逐渐绞集在一起。
王忠于也知道自己读书的使命感和家里的条件,贫穷所带来的困扰,更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父亲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干活也越来越吃力了,这样就出工率也随之降低,一年也挣不了多少工分,虽然有时有自己的出工来补贴,但远远也不够一家人所分口粮的劳动力,往往要被克扣一些。
这样一来一家人的口粮就吃不一年,加之荷花的口粮还在自家,就更难维持了。
于是王忠于把照顾母亲的事准备托付给弟弟和小妹,自己也得找点事做,挣点钱,不能完全老是依赖荷花的帮助。
这样长期下去也不好,她付出的可太多了,老是这样是不行的。
得依靠自己站出来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自己也得寻点挣钱的法子。
掏半夏,麦冬,白术,捡油桐,木棬也没以前多了,以不是长久之计,得另谋出路。
于是他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打听到卖煤是一件很不错的差事,一次可以挣一块两块,这样下来一个月也有三十多元,如果节约点,说不一定还可以沾点油腥。
他常细计算了时间,是可行的,完全来得及,因为城里买煤人都是早上把煤买好后,再去上班。
完全等到放学后,赶紧点到煤厂,把煤买好先运回家。
第二天早上早一点,在四点左右可以把煤运到县城卖掉,回来再上课。
相对来说利润也有点大,本钱也小,六角四分一百斤,如果背过四五十斤也只有三四毛钱,这样一次可以挣过七八毛钱。
而且可以到较远的尖峰顶,硫磺沟,白庙,河坝,上坝顶等就更便宜了,还有便宜就远了,比如书家后,天尺等等。
桥溪河煤厂是县企业,离家近,方便,只走两个小时。
王忠于算是这样算,可就是不知道自己能背多少?到煤厂在再说,先看看自己背三十斤,后面慢慢增加吗?
一放学来不及回家吃饭,就从学校出发到大约三公里不到的桥溪河煤厂去了,他把平时节约下来的钱买了三十斤,试了试,觉得有些轻了,于是又加了十斤,背回家。
回来后把饭吃了,把煤放在地上,把好一点煤挑出第二天背去卖,天不见亮就起床,然后把准备好的煤又背到大约十来公里的山下镇上卖掉后回来再上学。
由于王忠于的煤质好,所以很好卖,加之人物也小,人家一看是一学生,一些具有同情心人就选择他的了。
长时间这样,人也熟悉了,于是有几个人还跟他长期预定了好多家的,而且还交了订金。
这一来,王忠于家的燃料也解决了,而他这一带动,王忠刚也要学,王忠于考虑再三同意了,于是星期六下午可背两次,星期天可以三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前靠木柴草料煮饭的,现在他家也烧起煤来了,又节约了时间来做别的事,也逐步改变了。
当王忠于拿着第一次自己用汗水挣来的钱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他想把这份喜悦想告诉给荷花,可又想把钱存到一定数目之后给荷花一个惊喜。
王忠于找荷花商量,如何安排,弟妹也可以相互的照顾母亲了,自己可以腾出手来背煤卖。
可是这件事却惹得荷花大发雷霆,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不是叫你背煤卖,我是让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你这样有些让失望,我知道你怕我累,怕我,可我还能支撑得住。”荷花说。
“你放心,我们都不放弃学习的,也一定要有所出息,我不是利用有利的时间干,我都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去创造自己的价值的呢?谁又说的读书人就不做这事,古人有之,近代有之,我又何尝不可?”王忠于说。
“好吧!既然你认准了,我也不阻止你,只不过你注意不要超负荷了,少背点,只用六分力就行了。”荷花说。
“好的,只不过现在卖得特别好,有好多家都要我送去啊!他们还交了订金。”王忠于说。
“有这事,是好事吗!我也可以啊!”荷花说。
“你不行,家里需要一个人,现在我让王忠刚和我一起去,他能背多少算多少。”王忠于说。
“家里确实需要一个人,星期六星期天我可以啊!还可以把供销社的东西一并带去。”荷花说。
“也行,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