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婶简直服了家里这个榆木脑袋,“咱又不指着小桐考状元,不过是认几个字,会算数就行了,有什么供不起的!”
邬四二这才转过弯来,喜道:“还是你灵光,就是这么说,咱能供多久就供多久。”
翠婶心里早合计过了,家里三个大儿子都成亲了,儿子儿媳都是勤快人,家里现在要供这么一个小弟弟读几年书,必定不会有人反对。
毕竟现在供了弟弟读书,未来也会供他们的孩子,谁也不会算不过来这笔账。
裴寒通知后不出三天,巡检司附近就动起工来。
邬大壮一点儿也没耽搁地去附近村寨里找了几个老工匠来,让他们带着一干囚犯一起盖房子。
按照裴寒的要求,学塾不仅要有宽敞的厅堂,还要把厨房和住处一起盖好,以便夫子和学童们居住。
以三坪县的地理情况,学童们每天回家明显不现实,还是住在学塾比较便利,同时还能保证安全。
几个老工匠这还是第一次带着囚犯一起盖房子,不得不说刚开始十分不习惯,但一适应下来,他们立刻发现了这事的乐趣。
想当初,这帮山匪一出现,他们和家人就要躲躲藏藏,有时没躲过,还要被这帮山匪光天化日之下打砸抢,他们对这帮人真是恨到了骨子里。
可现在风水轮流转,这帮山匪居然要听他们的命令,他们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是大快人心!
而且这帮山匪品德不行,力气却还行,人又多,有这帮山匪干活,盖房子的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这边大张旗鼓地一动工,裴大人要建学塾这个消息就像插上翅膀一般飞快地传了出去。
这可是三坪县第一所学塾,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大事,以往大家做梦都不敢想这种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过去大家连饭都吃不饱,隔三岔五的还要躲躲藏藏,既没心思也没闲工夫想读书这种遥不可及的事。
要知道,读书可是直接连着考试和做官的,他们三坪县就从来没出过官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