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一辈还健在的,都知道豆粉是个很勤快的人,她虽然话不多,但是该有的礼节不会少。每年村里祭祀,她都会是最早到的。她很守规矩,大家对她印象深刻。尽管她是外乡人,大家并不排外。
村里的村民们对于她们一家还是比较照顾的。大家都不容易,尤其在这打仗的年份里,男人很多都外出谋生或者被抓去打仗了。豆粉有时候在想,幸亏她男人去了南洋,避开了战争,不然在战火弥漫的年代里,就要葬身战场了。可能还会死无全尸。
小主,
现在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国内逐渐恢复和平生活,解放了。但是豆粉没有再收到过南洋的来信。
她辛苦了二十年,儿子已经被选去广西的一个国企工作。她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继续生活。她在镜子前梳头的时候发现自己有几根白发,虽然自己还不到40岁。可能因为风吹日晒地干农活,她皮肤有了皱纹。她很担心男人回来觉得她老了。
当年村里和她男人一起出去的那些人也没有人回来,这些年太动荡。他们家里人也说好久没有收到来信了。
不久,一个同去南洋的人的家里人收到了来信。这让豆粉心里有了希望。那个人的家里人说,他们家的儿子会给他们办理出国手续,接他们一家人去那边生活。
豆粉让他们帮写信时候,顺便问问自己家男人现在怎样了,在那边过得怎样?怎么不回家来看看?
然而,几个月后朋友家收到南洋那边回来的一封信里,简单地提了几句关于她家男人,说他在那边过的还可以,好像在当地另外成了家。
这让豆粉听到后仿佛晴天霹雳,她感觉天旋地转,不知道自己怎么跌跌撞撞回到家地。她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她坚持着走回家后,才关上门。一个人在房间里,抱头痛哭。
没有人能体会一个女人几十年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现在自己生活,那种凄苦和孤独,有时候多么希望有个男人在身边能帮一把。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豆粉还是很快就接受了现实。或许因为他们夫妻俩的情缘比较浅,才在一起生活一年多,没有太深的情分。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她从此把对丈夫的思念转化为对儿子的思念,希望儿子能多写信回来。她儿子对她非常孝顺,每个月的收入都会把一半寄回来给她。她把钱都存起来了。准备日后儿子结婚做老婆本。
她找人帮忙介绍了一个女孩,家庭相对简单,人很踏实。但是她不想孩子们还和自己那代人一样。于是她更希望等儿子回来自己见一见。
过年的时候,她儿子白云回来过年了。她和儿子把结婚成家的事情提了一嘴。儿子并不抵触。于是,在双方家长的张罗下,两个年轻人见面了。
他们见面后,话不多,不过能感觉到两人都对对方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短暂交往了大半个月,白云就回去上班了,他的心里多了一个牵挂的人。
在这一年的国庆长假,他回来家乡完婚。从此他们家热闹起来了。一年后,白苗的姐姐出生了。豆粉多了家人的陪伴。
之后的几年,白苗和兄弟姐妹陆续出生。他们家开始变得人气旺起来,豆粉不再感觉孤独,家里充满了欢笑声。虽然他们家不算富贵,但是一家人很齐整在一起。
之后几十年,白苗的爷爷并没有回国,不知道他是否还在人间。豆粉直到去世前都还对男人念念不忘。她就这么过了一个世纪,去世的时候,她九十五岁,还是无疾而终。她走的前一天,自己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寿衣,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
次日,儿媳叫她起来吃早餐,却发现她很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