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杨建设则着手绘图工作。
机械构件的各种形态在他的笔下生动显现。
这一幕使得苏小雨不由得睁大了双眼。
杨建设所绘直线犹如直尺量定,圆周曲线恰似圆规划出。
整套图纸完成后,几无痕迹,仿佛出自精密仪器打印而成一般。
究竟是怎样才能达到这般程度?
苏小雨深感震撼,她在新闻行业中遇见众多高材生,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够 ** 完成类似的作品。
杨建设,这名工人身份的男士,竟能展现出如此惊人的能力。
由于对锻造操控机已有初步拆装实践,故对于设备的内部构造理解颇为透彻。
于是,他在短时间内即准确还原出了完整的图纸,就连尚未完全拆解的部分亦一并预见性地绘制于纸上。
此时此刻,
易忠嗨两位同事仍在努力拆解机器。
注意到这一情况,苏小雨忍不住追问道:“杨师傅,您画得这是什么,为什么又要画这东西呢?”
杨建设眉头微皱,“这便是我要改良的设备——锻造操纵机的原始内部结构图。”
随后补充解释道。
苏小雨继续问道:“那您为什么要事先绘制这张图纸?”
面对疑问,杨建设没有立即回应,他目光望向两位忙碌中的老同事,知道要让他们拆解完剩余的部分还需等待一阵子。
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先将所需的改造蓝图先行构思完善,如此一来下午便可直接投入到零部件切割等实质性工作之中。
此刻,他的脑嗨忠正迅速构建着详细的蓝图布局。
再次询问未获答复后,苏小雨显得略显焦急。
旁边观战的杨工厂长立刻轻声拉了一下苏小雨的手肘,并低声说道:“这是为了便于接下来的工作流程,杨工程师先前绘制的就是这架机器最初的内部结构图。
小主,
若想要对其进行优化升级,则必须基于原有图纸之上先做出改造设计。”
苏小雨点了点头,尽管她并非专业技术人员,但她理解到任何一件新型装置的研发,从概念设计到制造组装都需耗费相当长时间。
无论是哪一种新型机器,在实际投入生产前,都要经历从设计构想到细节完善再到最终实现的全过程,没有数年乃至十几年时间是不可能轻易成功的。
甚至仅仅是一份完整的机械设计草图,也需要多位专业人士反复研究论证。
杨建设接下来的任务是绘制新的机械设备图,预计这将耗时良久,绝非短期内能轻松完成的事。
对此,苏小雨显得颇为焦躁。
她的身份是一位记者,这次是为了追踪报道杨建设改造设备的过程而来,但显然,这与她的初衷——展示成果而非详述步骤,有些不符。
杨厂长则温言告诫:“苏记者,请体谅杨工程师正在聚精会神于新的设计工作中,这个阶段不宜打搅。”
听闻此话,苏小雨虽无奈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嗯,那行吧...”
她心中虽不情愿却别无选择,似乎今天的采访问询将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