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我是否注视着云气,凝视远方,仿佛能看到某种不可见的存在?
俯窈窕而属耳兮,恍惚有所闻耶?
意思是:我低头凝视那幽深的景象,是否恍若听见了某些声音?
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余于尘埃耶?
意思是:我期望能够自由自在地漫游,而不受命运束缚,是否能够忍受将自己遗弃于尘埃?
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冀联辔而携归耶?
意思是:我是否能请风来为我驱车,期望能牵住缰绳带着我回到故乡?
余中心为之慨然兮,徒嗷嗷而何为耶?
意思是:我心中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叹息,但我哀叫又能做什么呢?
君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之变于斯耶?
意思是:你已安静地躺下长眠,难道这就是天命的改变吗?
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奚化耶?
意思是:你已经安稳地安葬,归于沉寂,难道还能重新复生、化为别的存在吗?
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
意思是:我依然被桎梏束缚,悬挂在此,难道你的灵魂会呼唤我来吗?
来兮止兮,君其来耶!
意思是:来吧,停下吧,君主,你就来吧!
如果说混沌未开时的天地,静寂无声,虽然我身处其中,却无法看见任何事物。我用烟雾般的藤萝作为步伐的幕布,排列起枪般的蒲草,成阵而行。我警觉那沉睡的柳树枝条,解开莲花的心结,去除它的苦味。素女在桂岩之上相约,而宓妃则在兰花丛中的水渚迎接。弄玉(指一位美丽的女子)吹奏笙(古代乐器),寒冷的簧音敲击着弓弦。我向嵩山的神女进发,启开骊山的神秘之门。龟背上呈现出洛浦的神灵,野兽则在咸池边上起舞。在赤水的深处,龙发出低沉的吟唱;在珠林中,凤凰翱翔。我在这里符合天地的法则,虔诚无伪,非笼非束。我从霞光照耀的城市开始,向着神秘的园圃返回。一切显现出微妙的形态,仿佛能感知到某些连接;然而又变得模糊,瞬间又被阻隔。烟云飘忽不定,聚散离合;空中朦胧,雾雨迷蒙。尘霾逐渐消散,星辰高悬;溪水与山峦美丽,正值午时的明月。为何我内心如此焦虑不安,似乎在清醒与梦幻之间迷离?我叹息着,满怀忧伤地凝望,泪水涟涟,徘徊不前。人们的声音显得如此寂寥,天上的声音像是筼筜(古代乐器)在风中回荡。鸟儿受到惊吓飞散,鱼儿在水中发出响声。我的愿望充满悲伤,这是我的祷告;我奉行礼节,希望能够迎来吉祥。哎呀!多么哀伤啊!愿你安息!
------结束线------
整体分析
这段文字融合了自然景象、神话传说以及生命无常的哲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自然与神秘世界的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感知。用神女、龙凤、以及古代的乐器和神话故事来传达对宇宙的敬畏和对人生变幻的思考。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作者似乎在描述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受——既与自然万象相融,又与个人的内心体验相连。诗句中的“离合兮烟云”,“尘霾敛兮星高”更是通过比喻展现了无常和变动的主题。整段文字带有浓厚的哀伤、怀念以及对命运、死亡和生命流转的深刻反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麝月和秋纹走进了房间,二人低声地交谈着,似乎也在为晴雯的离世感到忧心。宝玉抬头看了看她们,眼中有些迷茫。“麝月,秋纹,你们也在为晴雯的事情而心烦吧?”
麝月点了点头,秋纹则忍不住低下头,眼中泛起了泪光。她们并没有像平时那样开朗,反而像被阴云笼罩了一般,似乎整个贾府都弥漫着一种不言而喻的沉默与忧愁。
宝玉深吸了一口气,将诗卷起来,放入一个细致的竹筒中。接着,他让麝月与秋纹,决定将这首诗送到晴雯的灵前。麝月与秋纹见宝玉神情庄重,知道他有了什么打算,便默默接过竹筒,心中有些不舍地看了宝玉一眼。
秋纹与麝月对视一眼,默默点了点头,她们知道,宝玉的这种方式或许是他表达哀痛的唯一途径。毕竟,对于宝玉来说,诗词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许写下这些文字,能让他获得一丝安慰。
“少爷,您……真是……”麝月的话语未完,她低下头,眼里闪过一丝湿润,“晴雯一定会知道您有多么心疼她的。”
秋纹也叹了口气,接过竹筒后,她轻轻点头:“少爷,您真是心思细腻。晴雯虽已离去,但您的这份情意,一定会随这首诗永存。”
宝玉点了点头,心里虽然难受,却也从这两位丫鬟的眼中感受到了一丝慰藉。他轻声说道:“去吧,将这首诗送到她的灵前。虽然她已经不在了,但至少,这份情感,我想要她知道。”
麝月与秋纹走出房间,带着竹筒走向晴雯的灵堂。宝玉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情感——悲伤、愧疚、无奈,仿佛一个个情绪在他胸中翻涌着,久久无法平息。
不久后,麝月和秋纹将宝玉的诗送到灵前,灵堂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白色的蜡烛微弱地闪烁着火光。晴雯的灵位前静静地摆放着一碗清水,几束香火,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丝不舍的氛围。麝月轻轻地将竹筒放在灵位前,心中感慨万千。
“晴雯,少爷为你写的诗,我们会永远保存下来。”秋纹轻声说道,语气带着些许哽咽,“你虽离去,但少爷的思念,会随这诗长存。”
话说日后,麝月和秋纹将这首诗保留了下来,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转交给晴雯的亲人,作为一份永恒的纪念。
在灵堂内,烛火依旧摇曳,而竹筒旁,宝玉的诗作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是时光的一部分,见证着一个悲伤的故事,也承载着他对晴雯深深的怀念与无法放下的情感。
无论晴雯是否能够收到这些文字,这份深情,终将成为宝玉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刻在他心头,无法忘怀。
随着她们离去,宝玉再次回到窗前,望着外面的风景,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晴雯的离开,让他不得不直面生命中的无常与不可控。她的离去,似乎让他更加明白,无论人如何挣扎,最终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然而,宝玉的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释然,他不再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学会了用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
时间如水,缓缓流逝。贾府的生活依旧在忙碌中继续,宝玉也逐渐恢复了日常的生活。虽然他内心的痛苦没有完全消失,但他已经学会了在诗词中找到一丝慰藉。他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开始对未来有了些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