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风口上的猪(补一章)

我的1999 东人 2042 字 1个月前

1965年,他升任集成电路部门总经理。

1972年,张仲谋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

此时德州仪器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万员工,其中一半归张仲谋管。

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

1982年,身为弯弯地区的二把手,行政院长孙运璿,给张仲谋发了一封英文版的offer letter。

在信中,孙运璿诚恳的希望张仲谋担任工研院院长一职。

老孙是齐鲁人,比张仲谋小几岁。

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物。

1973年,他力排众议,仿效南韩的科技研究院,成立以政府资金为主的半官方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弯弯‘工研院’。

工研院成立伊始就选择以集成电路方向为突破口。

1975年,弯弯工研院以CMOS(互补式金属氧化层半导体)技术作为引进标的,向十四家美国着名半导体制造厂商发出合作邀请书。

经过筛选及协商后,美国RCA公司同意以350万美金较低的价钱将技术移转工研院,其中涵盖培训电路设计、光罩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与生产管理等人才。

弯弯半导体产业发展由此开始。消化吸收了RCA的技术,工研院后来的一二十年时间陆续孵化了联电,台积电,世界先进,华邦等知名半导体公司。

声名赫赫。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研院也是弯弯电子产业发展的“黄埔”军校。

当今许多科技业名人如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等人,均出自工研院。

工研院是孙运璿的一手创造的,被视为“亲儿子”。

这个职位分量很重,也很有诚意。

而当时是德州仪器副总裁,三把手的张仲谋却拒绝了孙运璿。

老张很诚实。

“谈过之后,我发现他们对于美国企业主管的待遇不太了解。”

意思很明显,钱没给够。

1984年,孙运璿脑溢血,直接嘎了。

虽然没有了他,但继任者仍然不放弃招揽张仲谋的想法。

一年后,1985年,继任的俞国华、李国鼎和徐贤修又发出了对张仲谋的邀请。

二顾茅庐,这次阵容更为强大。

俞国华,奉#化人,从籍贯就能看出来,是光头老乡,嫡系。

身居高位是理所当然。

徐贤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这个人却很厉害。

在他主持下,弯弯修建了新竹工业园,使之成为东方硅谷,被誉为‘新竹之父’。

李国鼎,工研院院长,在弯弯高科技产业起飞时期,他招揽了很多海外华人来弯弯创业。

老李能力强,目光长远。

他认为,单纯的自由贸易区不适合弯弯,因为附加价值不高。

高科技才是未来。

工研院,新竹工业园,出口加工区,那是弯弯高科技科技产业高光的时刻。

一批孙运璿,李国鼎,徐修贤等等,从内陆去弯弯的外省官员和内陆去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实际上包括台积电、鸿海、宏碁、台达电、日月光、大立光等公司,都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立的。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或引进人才,或招商引资,或产业立园,弯弯终于成了全球电子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三位重量级人物的邀请,同时张仲谋的地位也已发生了变化,尽管他已经跳槽到通用器材担任了一年半的总裁。

但是,已经不再是在德州仪器那样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了。

已经53岁的张仲谋,早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这次也不再计较弯弯工作能拿多少薪水,就接下了工研院院长的职务。

弯弯地区的这些主政者,三顾茅庐,请来了张仲谋,也给弯弯半导体行业搬来了一座“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