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上

先生姓赵氏,讳九渊,字几道,湛然子其号也,世为陇州陇安县之右族。先生自幼不同儿辈戏狎,既长,赋性谨愿,平居寡言。体貌魁伟,襟度洒落。习儒业,尝中乡试之甲科,故陇人以“解元”呼之。不事功名,每有高蹈远引之志。年逾三十,未尝婚娶。

大定戊戌秋,丹阳宗师演化陇川,一时归向者云集。先生见之而心醉,曰:“此吾归休之地。”于是设斋炷香,请预弟子列,丹阳纳之。明年,丹阳还祖庭,先生从居之,朝叩夕参,于道德性命之学大有所得。迨壬寅,丹阳仙仗东归,先生往来终南凤、陇之间,徜徉自若也。河内张邦直、尹扶风日常延致其家,与之谈道。每留数月,为方外忘形之交。

先生作文尚平淡,诗句雅健,得陶、谢体。每诵《老》、《庄》、《黄庭》为日课,非法之言,略不出口。闻人谈及他人之短,辄瞑目不与之相接,但云:“置论徒败德招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圣人之遗训也。”故所至人皆敬慕之。

正大末,凤、陇兵乱,先生负笈深入陇山,莫知所终。及大元抚治辅正,洞真真人于君奉旨住持终南祖庭,寻访先生遗文,得于陇州佑德观郑炼师子周处,目之曰《思玄集》。中统初,京兆昊天观先生门人赵志冲于府城之北特置吉地,请翰林待制孟攀鳞作志,起坟葬先生之衣冠,以致春秋之祀云。

苏铉

先生姓苏氏,名铉(注:铉,音炫),号云中子,华州蒲城人。赋性宽慈,谦而好礼。遇烟霞胜概,终日忘返。大定辛卯春,诣终南祖庭丹阳宗师席下,乞垂开度。丹阳置诸左右,教以入道仪范。服劳既久,未尝少懈。丹阳付授道妙,及屡以诗词接引,使进真功,以至心源明了,道体冲融。一时,羽属皆以“小丹阳”目之,其造道之深可见矣。

后辞师游海上,和光同尘,扶宗翊教。壬寅夏,丹阳东归,复侍几杖。迨丹阳之上仙也,盘桓登、莱之间。明昌初,长春宗师命先生演教燕蓟,住崇福观,道缘日兴,从游者众。一日,谓门人曰:“世缘尘务何时了绝?吾其归矣。”言讫,彩云缭绕空际,枕肱而逝。

至大元乙巳冬,清和真人移葬于五华山仙茔,真常真人奉朝命追赠“体元辅教云中真人”号云。

于通清

先生河东隰州人,姓于氏,讳通清,字泰宁,道号真光子。初,母梦神人授丹一粒,服之有娠。洎分瑞之日,红光照室,半日方散。夙丧其父,所居与神霄官相 近,先生髫龀之岁,母氏携往宫炷香,手指道像而问母曰:“此圣真者,人可得而为乎?”母曰:“唯志于道者,可得而近之。”先生心诺其言,自是时诣宫嬉游,每见黄冠师诵经,必澄坐其侧谛听,筵终而去。既长,为人端直,不事家产。恒有高蹈物表之志,但未知所适。年几冠,母氏终天,葬祭尽礼。

大定己亥岁,忽一道者诣门乞食,先生饭之。因问将安往,道者告以将诣终南参师,先生乃从其行,谒见丹阳宗师于祖庭。丹阳问其行止,先生具实以告。丹阳留居座下,执巾瓶之役数年。一日手书立身法,付之曰:“遵是而行,仙阶可至。”又屡授真诀,乃得心性圆通。后丹阳东归,留先生居祖庭。迨明昌辛亥,长春亦东还海上,先生从,居栖霞之太虚观。

又数载,长春进而前曰:“圣贤教门方欲开阐,汝可分适北京等处,弘扬吾道。”遂授以亲翰,付畀教法。先生承命,至霫都,环居三载。其神光屡见,僚庶敦请出环,参玄问道者不可胜计,莫不虚往而实归。厥后道缘日兴,度门弟子逾千人,唯卢柔和、丁至一为入室。僚庶选京城东北隅爽垲之地,筑华阳观奉之,先生亦自号涂阳隐士。大安己巳,玉阳真人仙仗北来,馆于观下。无何,挈先生至燕都,保赐紫衣师号,自是道价益高,门徒愈集。贞佑甲戌岁,蒙长春书召,还栖霞之太虚观,俾主观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兴定改元,土寇扰攘,迁居福山县杏山村之修真庵。忽然先生集众告曰:“今日天气清朗,北兵寝息,吾其归矣。”遂沐浴,书颂曰:“今朝推倒无根树,顷刻扳翻炼药炉。我独去时无滞碍,杖藜倒曳赴蓬壶。”掷笔瞑目而逝,春秋五十有六。时五云缭绕,笼罩庵所,竟日不散。

兵后,住持彰德府天庆宫门下法孙李志方,迁先生遗蜕,葬于府城西北王裕村之仙茔,构堂以奉香火矣。

赵悟玄

先生姓赵,名悟玄,字子深,道号了真子,京兆临潼(注:即今西安市临潼区)人。家世业农,寄母胎十有二月,生于天德元年五月初二日。分瑞之际,神光满室。亲属相传,莫不为异。 既长,志尚清虚,不乐世味。

大定庚寅春,丹阳宗师率丘刘谭三友入关,道经零口镇。先生见之,识其非凡,遂邀至家,设斋延待。既而,与母魏氏并姊弟妻侄六人,俱诣终南祖庵,投丹阳出家。丹阳方急于度人立教,俱蒙允纳,各付以修真微旨。及嗣后,屡以法言诱掖,皆能为玄门之达者。惟先生侍丹阳最久,既得法之后,于刘蒋居环者数年。庚子岁,京兆赵恩舍宅修蓬莱庵,请先生居环,忻然就请,兀坐逾十年。尔后,邠州淳化县秦庄道友李氏筑环,来请先生,又往居一纪之岁,遂得心符至道。因折柏四枝,插于环中,迄今荣茂。

泰和中,咸宁县(注:此咸宁县指的是古代长安的所辖区域,在今西安市)樊川(注:地名,在西安市长安区)雒希瑄闻先生为有道者,筑环请居之。一日,房弟雒都巡于京兆茶肆内,见一道者来乞钱,遂手付一文与之而去。后月余还家,谒先生于环堵,见而惊曰:“此向日茶肆乞钱道者也!”问兄,“先生亦尝出乎?”曰,“无”。都巡乃焚香拜礼,以朱阳村世业柏坡与先生修全道庵,永为栖真福田。先生尝谓弟子然逸期曰:“京兆太白庙,道祖玄元示际之地。向者,丹阳已筑堂其侧,他日必为崇福道场,汝可居之。”先生亦时往来其中,今果为名观矣。居数载,先生复往淳化。

以大安三年三月十有七日,无疾而逝,享年六十有三。生平畅道诗词号曰《仙梯集》,行于世。度弟子数百人,惟王德遇、然逸期为入室。后移葬先生于樊川全道庵之柏坡,访平凉同知杨庭秀为作墓碑以纪其道行。天兴兵后,就全道故址大行兴建为翠微宫矣。壬子岁,真常真人炷香祖庭,赠以“弘玄真人”号。

段明源

先生世居平水,法讳光普,字明源,道号真阳子。幼而聪慧,长而豪侠。因酒误伤人肢体,避罪入关中。偶至终南祖庭,闻丹阳宗师谈道,大有开悟。于是焚香 拜礼,恳祈出家。丹阳见许,恭执劳役,以事左右。数年之间,渐有得于心。一日跪告师前,丹阳教以寡欲澄心,摧强挫锐。先生既蒙印可,行其所受之学。不数载乃得,心宇瞻明,臻于妙道。遂杖策还河东,于稷山县城之北筑了真庵,居环堵,自此依归者众。

岁壬寅夏,忽谓门人曰:“丹阳宗师将东归,可备香信,汝等随吾往谒。”即出环,率众而行,甫抵潼关,仙仗果至矣。丹阳叩其所修,先生以所进答之。丹阳叹曰:“关中已有赵悟玄,河东又得段明源,吾教得所传矣!”先生拜辞而回,道价益高。三原杨明真闻之,往诣参请,多蒙指授,仍以物外人词见赠。

迨明昌改元二月二十八日,先生召门人曰:“吾有三山之游。”沐浴,书颂云:“岁久乐希夷,光明性烛辉。灵通三岛路,气结六铢衣。放旷无拘束,逍遥出是非。默然无一事,鹤驭彩云归。”书毕,曲肱而逝,目光炯然,数日不落,备礼葬于了真庵侧。平生歌诗号曰《明源集》,行于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