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清代能臣孙玉庭:平定海盗与治理盐政

一、升职

嘉庆七年(1802年),孙玉庭被提拔为广西巡抚,不久后调任广东。当时正值安南(今越南)内乱,国王阮光缵被叛军逼迫,请求进入中国避难。孙玉庭前往广西调查处理此事。不久,叛军首领阮福映击败了阮光缵,并派遣使者向清朝表示臣服,孙玉庭建议接受阮福映的归顺,并提议将安南改名为“越南”,认为这样既符合历史地理,又避免了与中国南方地区名称的混淆,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在处理广东海域的海盗问题时,孙玉庭主张加强防范而非一味剿灭,建议增加兵力严密守卫港口,并禁止淡水和粮食出口以限制海盗活动。然而,当时的广东总督那彦成更倾向于招抚政策,这与孙玉庭的观点相左。孙玉庭上书指出,招抚政策实际上是在纵容海盗行为,最终导致那彦成因此事而获罪。

嘉庆十三年(1808年),英国军舰出现在澳门海域,总督吴熊光仅停止了与英方的贸易往来,而没有采取军事行动。对此,皇帝不满其表现,将吴熊光撤职,并调动孙玉庭到贵州任职。随后,新任总督百龄对吴熊光的行为进行了追责,并弹劾孙玉庭未能如实报告情况,结果孙玉庭也被免职,但后来被任命为编修,继续在文颖馆任职。

嘉庆十五年(1810年),孙玉庭被任命为云南巡抚,并代理云贵总督职务,之后又调往浙江任职。到了嘉庆二十年(1815年),英国派遣使节前来,但由于使节不愿按照清朝礼制行跪拜礼,引起了争议。孙玉庭在觐见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当根据外国使节的态度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提出不合理要求者应当用大清的法律制度来约束,而对于那些真心归附者则不必苛求他们遵守中国的礼仪制度。

二、治鸦片

这段历史记载了孙玉庭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被提升为湖广总督,并不久后调任两江总督期间的事迹。孙玉庭在地方官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治理风格以安静为主,注重实际效果。在两江地区,他面对漕运、盐务、河务这些重要的政务,由于长期以来的积弊,导致了政务的疲惫不堪。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孙玉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整顿江西、湖北地区的走私问题,通过筹措资金来增加收入,补贴屯田的士兵,减少漕运的委托管理环节,以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当地的政务逐渐稳定下来。嘉庆帝去世后,新即位的宣宗特别授予孙玉庭太子少保的头衔,以表彰他的贡献。

当时,由于户部尚书英和提出了清理全国各地不合理费用(俗称“陋规”)的意见,并希望设立明确的限制标准,以此来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这一提案需要各地的地方长官进行讨论并提出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对这样的改革动议,孙玉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从古至今,关键在于用人而不是单纯依赖法令。如果地方上的督抚以及各司都能选贤任能,那么即使是一些小的不廉洁行为也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的负担。反之,如果选人不当,即使制定了严格的限制,也会形同虚设,甚至会导致更多的弊端。孙玉庭进一步指出,各地的不合理费用本来就是违反规定的,如果允许这些费用存在,反而可能会让官员们更加无所顾忌。等到问题暴露出来进行惩处时,百姓早已遭受了损失。

他还提到,府州县的官员薪俸不高,通常需要依靠这些不合理费用来维持公务运作。然而,从未有过允许官员额外收取费用的明文规定,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薪酬制度。基于以上理由,孙玉庭请求停止清理不合理费用的工作,并认为这样做是对全国百姓的大好事。

三、禁私盐

这段历史讲述了孙玉庭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的同时,仍然保留着总督的职位。这一年,孙玉庭进京觐见皇帝,参加了玉澜堂宴请的十五位老臣宴会。在宴会上,道光帝询问了关于淮盐如何能够更好地流通销售的问题。孙玉庭回答说,汉口是淮南地区售卖食盐的主要集散地,以往船只到达即可随时进行交易,因此销售顺畅。但从乾隆中期开始实施了封轮法,即船只必须按照顺序依次售卖,这给了私盐贩子趁机侵扰的机会。

孙玉庭详细列举了六项封轮法带来的弊端,并建议恢复旧有的交易规则,这一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此外,孙玉庭还提到,漕粮征收过程中存在的浮收现象难以根除,他认为不如公开规定只征收八成,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腐败现象。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御史王家相的反对,他认为这类似于增加赋税。同时,侍郎姚文田和汤金钊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因此这项改革暂时搁置。

尽管如此,州县官员仍然面临着由于附加费用而产生的压力,浮收现象依然难以杜绝,官吏从中渔利,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由于孙玉庭的建议未被采纳,地方官员也不敢再提起这个问题。直到同治初年(1862年),才最终确定了漕粮损耗的标准,这与孙玉庭早年的建议基本一致。

到了道光四年(1824年),孙玉庭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职位仍然保持不变。此时恰逢高家堰决堤,河督张文浩因此被流放,相关部门建议革除孙玉庭的职务。但是,考虑到孙玉庭之前的功劳,皇帝宽恕了他的过失,让他继续留任。然而,不久后由于借用黄河水运粮食的效果不佳,孙玉庭被解除了职务,并被给予编修一职退休。

此外,户部还指责孙玉庭没有实行海运,导致了河道运输受阻,并要求他承担滞留漕运及剥运费的七成责任,命令他留下来疏通运河。工程完成后,孙玉庭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