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杨嗣昌:忠诚与争议并存的一代名臣

然而,杨嗣昌在处理将领关系上显露出了不足。最初,他保荐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后又因左良玉难以驾驭,转向陕西将领贺人龙,提议由贺人龙接替左良玉。但当崇祯帝批准后,杨嗣昌又改变主意,担心左良玉不满,再次上疏请求维持左良玉的原职。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令左良玉和贺人龙都感到不满,导致二者都不愿听从杨嗣昌的调度。此外,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也对杨嗣昌阳奉阴违,借口粮食补给困难而按兵不动,贺人龙、李国奇也以兵力不足为由撤回陕西,使得杨嗣昌在川东的部署陷入困境。

小主,

张献忠利用明军的混乱,与罗汝才会合,在大昌县土地岭击败明军,再次扩大了农民军的势力范围。杨嗣昌面对这一局势,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但邵捷春等地方官员的无能和不合作,使得明军防线接连被突破。杨嗣昌虽处决了逃跑的将领邵仲光,但仍无法阻止张献忠的进军,农民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

杨嗣昌的督师行动并未如预期般顺利,他坚持的尾随紧迫战术,不仅未能有效遏制张献忠,反而使明军疲于奔命,士兵们在风雪中艰苦行军,士气低落。张献忠甚至创作顺口溜嘲笑明军的被动局面,反映出杨嗣昌在战略和人事管理上的失误。

六、身死沙市

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与李自成农民军的连续胜利,对明朝构成了致命的打击。正月,张献忠在开县黄陵城击败猛如虎部队,随后迅速向襄阳进发。与此同时,李自成趁左良玉与杨嗣昌之间矛盾激化之机,从奉节鱼腹山突围,转战河南,攻占洛阳,处死了福王朱常洵,此举震惊全国,加剧了明廷的危机。

二月初四日夜晚,张献忠奇袭襄阳,一举攻陷这座杨嗣昌认为固若金汤的城池,襄王朱翊铭不幸遇害。有传言称,张献忠在处决朱翊铭时曾言:“吾欲斩杨嗣昌头,而嗣昌远在川,今当借王头,使嗣昌以陷藩伏法。”这一事件对杨嗣昌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此时的杨嗣昌,已是白发苍苍,疾病缠身,身心俱疲。他在正月八日给崇祯帝的奏折中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绝望,形容自己“日呕痰血,夜不得眠,奄奄垂毙”,并为襄库饷银匮乏而忧愤不已。

随着洛阳、襄阳的相继失守,以及两位藩王的遇害,杨嗣昌的精神支柱彻底崩溃。在追赶张献忠的途中,他得知这些消息后,深感无颜面对君主和社稷,从此不再进食,直至行至荆州沙市徐家园时,病情急剧恶化,卧床不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所有事务托付给了监军万元吉,并通知家人前来见他最后一面。三月初一日,杨嗣昌在沙市逝世,关于他的死因,有自缢或服毒的传闻,但实际可能是因重病和精神上的巨大打击所致。

杨嗣昌的去世引起了崇祯帝的深切哀悼,他亲笔撰写祭文,追赠杨嗣昌为太子太傅,并表达了对杨嗣昌能力的认可和怀念。尽管皇帝也曾考虑追究杨嗣昌在襄阳失守中的责任,但最终以“议功”之例,免除了对杨嗣昌的追责。面对朝臣对杨嗣昌的攻击,崇祯帝一概不予理会,甚至在宫内训斥那些上疏攻击的臣工,指责他们意图沽名钓誉,并强调杨嗣昌是自己亲自选拔的,即使用兵不效,也应由皇帝自行裁决,显示出对杨嗣昌的保护。

结语

杨嗣昌的故事,如同一部浓缩的历史长卷,记录着明末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在那个英雄辈出、奸雄并起的时代,杨嗣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与责任的含义。尽管他的名字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无疑,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反思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