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是其战略的核心。该计划依赖于总督洪承畴和总理王家桢的配合,但在杨嗣昌看来,王家桢能力平平,无法胜任重任,于是经由密友礼部侍郎姚明恭的推荐,向崇祯帝举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接替六省总理。熊文灿在围剿农民军方面颇有建树,使得各地督抚在杨嗣昌的指挥下对农民军的围剿取得了明显进展。
小主,
到了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湖广地区的农民军领袖刘国能、张献忠先后接受熊文灿的招抚,但杨嗣昌基于父亲杨鹤招抚失败的经验,对张献忠等人持怀疑态度,主张他们必须“杀贼自效”才能获得信任。然而,崇祯帝和熊文灿急于求成,对张献忠的信任超过了杨嗣昌的警告。结果,刘国能确实效忠明朝,而张献忠则是假装投降,最终与李自成联手,对明朝造成了致命打击。
在杨嗣昌的战略指导下,农民军的势力一度受到严重打击,尤其是李自成,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追击下,到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时,仅剩十八骑逃往商洛山中,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然而,杨嗣昌所期待的“十年不结之局”即将收尾之际,农民军的再度崛起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命运,使得杨嗣昌的努力最终未能挽回明朝的颓势。
四、和戎失利
在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期间,他不仅致力于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同时也着手处理明朝面临的外部威胁——满清。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主张“攘外必先安内”,认为应先与清议和,以减轻外部压力,集中力量应对国内的农民军。五月,崇祯帝在中极殿举行策试,主题围绕“剿兵难撤、敌国生心”。杨嗣昌在策论中巧妙引用历史上的天象异象与异族关系,如东汉日蚀火星与南匈奴的议和,以及宋太宗月蚀荧惑与辽军战败的故事,以此暗喻其对清和议的立场。尽管朝中多数大臣反对,但崇祯帝对杨嗣昌的主张颇为赏识,加之杨嗣昌无党无偏、勇于担当,皇帝对他的信任进一步加深,六月便将其提拔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继续执掌兵部事务。
事实上,杨嗣昌早已在私下里推动议和事宜。同年三月,辽东巡抚方一藻派遣盲人卦师周元忠前往沈阳,试探满清口风,皇太极对周元忠礼遇有加,并表示若议和达成,将撤兵东归。杨嗣昌得知后,立即建议崇祯帝授权方一藻和太监高起潜便宜行事,推进议和。皇太极的回信强调,若不允和谈,夏季秋季将有所行动。杨嗣昌极力促请崇祯帝抓住机会进行和谈,但皇帝仅命令方一藻、高起潜“细酌”。
杨嗣昌的议和主张公开后,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众多大臣猛烈抨击,其中以少詹事黄道周最为激烈。表面上,黄道周反对杨嗣昌“夺情入阁”,实质上是反对与清议和。崇祯帝于七月召集众臣于平台,令杨嗣昌与黄道周当面对质。黄道周从纲常伦理出发,指责杨嗣昌忠孝两亏,杨嗣昌则反击黄道周曾为“杖母烝妾”的郑鄤辩护,称黄道周自认“不如郑鄤”,即不如禽兽。最终,崇祯帝偏向杨嗣昌,贬斥了黄道周等反对者。
然而,尽管杨嗣昌躲过了弹劾,崇祯帝因群臣的反对,未对和谈给予明确支持,导致与清的议和停滞。皇太极见状,于同年九月发动大规模入侵,即戊寅之变。明廷内部政见不一,杨嗣昌、高起潜与总督卢象昇之间协调不力,卢象昇最终在巨鹿贾庄战死,数十座城池相继失守,近五十万民众被俘。次年三月,清军撤退,事后追究责任时,杨嗣昌虽遭弹劾,但崇祯帝依然庇护他,感叹议和之事几近成功,却被“几个黄口书生”所误,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五、南下督师
崇祯十二年(1639年),随着戊寅之变的发生,明朝的内外局势急剧恶化。杨嗣昌原本的和谈计划和“十面张网”战略均告失败,农民军的死灰复燃,尤其是张献忠在谷城的再次起兵,使整个中原地区重新陷入战火。杨嗣昌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不仅朝中言官要求追究其责任,他自己也多次上书请求辞职。然而,崇祯帝仅以贬斥言官和暂时降职的方式回应,不久又恢复了杨嗣昌的官职。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杨嗣昌推荐傅宗龙接任兵部尚书,而自己则主动请缨,于同年八月二十五日被授予督师之职,负责平定农民军,以尚方宝剑象征皇帝的权威。
在崇祯帝的饯行仪式上,杨嗣昌被赋诗鼓励,随后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京城,前往湖广襄阳设立行营。在那里,他迅速组织兵力,准备对张献忠的农民军进行围剿。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杨嗣昌麾下的左良玉在川东玛瑙山大败张献忠,取得了初步胜利,俘获了张献忠的妻妾和军师,这一消息令崇祯帝大为振奋,不仅嘉奖了左良玉,还亲笔致信慰勉杨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