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形势,扶苏一面加紧备战,一面积极联络周边部落,孤立匈奴。他还下令让项羽的骑兵队伍加快训练进度,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咸阳城内,百姓们纷纷响应号召,为军队筹备粮草、打造兵器。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共御外敌。
大战前夕,扶苏身着战甲,亲自来到校场检阅军队。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士兵,眼中满是信任与鼓励。
“将士们!”扶苏的声音响彻校场,“匈奴妄图侵犯我大秦,掠夺我百姓。今日,我们在此严阵以待,定要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威严不可侵犯!”
“大秦必胜!大秦必胜!”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士气高涨到了极点。
此时,天边晚霞似火,映照着整支军队,仿若一幅壮丽的出征图。扶苏望着眼前的将士,心中充满信心。他坚信,只要大秦上下一心,定能战胜一切来犯之敌,守护好大秦的江山社稷 。
就在咸阳城全军枕戈待旦之际,一封加急密信悄然送入扶苏手中。这密信来自匈奴王庭的一位内线,信中透露匈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新单于虽野心勃勃,但不少部落长老因忌惮大秦实力,对贸然开战心怀抵触。得知这一消息,扶苏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是一个可利用的契机,或许能兵不血刃化解危机。
第二日,扶苏召集朝堂上的谋士们商议对策。陈平率先献策:“陛下,我们可暗中联络那些反对开战的匈奴部落长老,许以重利,分化他们与单于的关系。同时,在边境展示我大秦雄厚的军事实力,让他们明白开战对匈奴百害而无一利。”
扶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陈卿所言有理,就依此计行事。”
于是,大秦派出了多支秘密使团,携带大量财宝,潜入匈奴境内,与那些反对战争的部落长老接触。与此同时,蒙恬在边境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精锐的秦军方阵整齐划一,骑兵往来如电,一时间黄沙漫天,喊杀声震天。这场演习不仅是对士兵的训练,更是一场对匈奴的威慑。
消息传到匈奴王庭,那些原本就对战争心存疑虑的部落长老们更加动摇。他们纷纷向单于进言,劝其慎重考虑开战之事。新单于虽心有不甘,但面对内部的反对声浪和大秦强大的军事威慑,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时,一个意外打破了平衡。匈奴单于的亲信中,有一人被利益蒙蔽双眼,暗中与大秦的敌国勾结,企图挑起战争,从中渔利。他在单于耳边不断煽风点火,诬陷那些主张和平的长老们通敌叛国。
单于盛怒之下,下令处死了数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这一举动引发了匈奴内部的动荡。原本反对战争的部落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开始与单于离心离德。而那位心怀不轨的亲信,却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妄图掌控匈奴大权。
边境上,局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匈奴军队频繁调动,摆出一副随时进攻的架势。蒙恬紧急向咸阳告急,朝堂上气氛凝重。
“陛下,匈奴此举来势汹汹,看来和平解决已无可能,臣请战!”蒙恬单膝跪地,语气坚决。
扶苏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时开战,大秦虽有胜算,但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他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臣,试图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时,一直沉默的陈平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计。如今匈奴内部混乱,我们不妨以扶持新单于为诱饵,让那些反对现任单于的势力为我们所用。同时,散布谣言,说大秦已与匈奴周边的其他部落结盟,对其形成包围之势。如此一来,或许能迫使现任单于放弃战争。”
扶苏眼前一亮:“陈爱卿所言极妙!就按此计行事。”
大秦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散布假消息,声称已与匈奴周边的乌桓、鲜卑等部落达成联盟,共同对抗匈奴;另一方面,秘密与匈奴内部反对势力取得联系,承诺支持他们推举新单于。
这一系列举措让匈奴王庭陷入了混乱。现任单于得知自己被孤立,内部又有反对势力蠢蠢欲动,顿时慌了神。他开始重新审视与大秦的关系,权衡利弊之下,终于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咸阳,请求议和。
朝堂之上,匈奴使者态度谦卑,向扶苏表达了求和的诚意。扶苏看着使者,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危机终于在多方博弈后迎来了转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去告诉你们单于,只要匈奴不再进犯我大秦边境,朕可既往不咎。”扶苏的声音沉稳而威严。
使者连连称是,带着大秦的条件匆匆返回匈奴。
随着议和的达成,边境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而扶苏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安宁,大秦的未来依旧充满挑战。他决定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国内建设,提升大秦的国力,为应对未来的危机做好准备 。
咸阳宫的夜,静谧而深沉,勤政殿内却灯火长明。烛火摇曳,将扶苏的身影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这些日子,他被堆积如山的政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内忧外患如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他茶饭不思,每一道奏折都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睡觉也不得安稳,时常在半夜惊醒,冷汗浸湿了被褥。
芈萱站在寝宫,看着那一盘绿头牌,心中满是忧虑。一旁的太监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低得如同蚊蝇:“陛下有一个月没有翻牌子了。”
芈萱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后,对太监说道:“去,让那些嫔妃每天晚上都洗漱干净,轮流送到寝宫来。”她的语气轻柔却不容置疑,透着皇后的威严。
接着,她又吩咐道:“通知下去,明天卯时,后宫开晨会。”
太监领命,匆匆退下,那急促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宫殿里回荡。
芈萱唤来御膳房的厨师,细细叮嘱:“明日准备些新鲜食材,要别出心裁,我要亲自给陛下送去。”厨师连连点头,恭敬退下。
第二日,卯时的钟声刚刚敲响,后宫已是灯火通明。芈萱端坐在皇后的宝座上,身姿端庄,仪态万千。她身着华丽的凤袍,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她的面容姣好,却因担忧扶苏而略显憔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关切。
她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景鸾身上,微微点头,示意她主持今天的会议。
景鸾莲步轻移,走到众人面前,缓缓开口:“皇帝新登基以来,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在座的姐妹们,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讨取皇帝的欢心。”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却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