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都是诸位爱卿和将士们的功劳。此次胜利,来之不易,朕定当论功行赏。”
然而,就在众人欢庆之时,南方传来消息,百越之地发生叛乱,当地部落联合起来,企图脱离大秦的统治。
“百越叛乱,不可小觑。”扶苏神色凝重,“朕决定,派王贲将军率大军南下平叛。”
王贲领命出征,扶苏又开始着手处理国内事务。他深知,经过这一系列的动荡,大秦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于是,他下令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大力发展经济。
在朝堂之上,扶苏也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他选拔了一批清正廉洁、有才能的官员,替换那些贪污腐败、无能之辈。一时间,朝堂风气焕然一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咸阳城再次成为了繁华的中心。
而项羽和虞姬的婚礼也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举行。扶苏亲自担任证婚人,他看着这对新人,心中感慨万千。
“今日,朕见证你们结为夫妻,愿你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扶苏微笑着说道。
“谢陛下!”项羽和虞姬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婚礼结束后,项羽找到扶苏,单膝跪地:“陛下,末将愿为大秦继续效力,恳请陛下给末将一个机会。”
扶苏看着他,眼中满是信任:“好,朕命你为骠骑将军,负责训练骑兵,日后若有战事,朕定当派你出征。”
“谢陛下!”项羽领命而去,心中充满了斗志。
扶苏望着项羽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大秦能在这一片祥和中继续繁荣昌盛,永享太平。
项羽受命后,全身心投入骑兵训练。咸阳城外的校场上,每日都能听见他激昂的号令声。
他亲自挑选良驹,从各地招募擅长骑射的勇士,精心打磨这支骑兵队伍。
烈日下,他与士兵们一同挥汗如雨,耐心指导每一个骑射动作;月色中,他还在研究战术,制定训练计划,力求将这支骑兵打造成大秦的精锐之师。
随着骑兵训练渐入佳境,扶苏将目光投向了大秦的经济建设。他召集各地的商贾与农官,在咸阳宫议政殿共商发展大计。议政殿内,气氛热烈,众人各抒己见。
“陛下,如今商路畅通,然各地度量衡不一,交易多有不便。”一位老商贾恭敬地说道,眼中满是忧虑。
扶苏微微颔首,陷入沉思。此时,丞相冯去疾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年始皇帝的统一度量衡势在必行,如此方能促进商业繁荣,便利百姓生活。”
“丞相所言极是。”扶苏当即拍板,“传朕旨意,颁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继续执行,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
诏令一下,各地纷纷响应。工匠们日夜赶工,制作标准的度量器具;官员们深入市井,监督推行。一时间,大秦境内的交易变得公平有序,商业活动愈发活跃。
与此同时,南方的王贲大军也传来捷报。经过数月苦战,他们成功平定百越叛乱。百越各部落纷纷归降,大秦的版图得以进一步拓展。
“陛下,百越已定,南方初安。”使者跪地呈上捷报,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
“好!”扶苏龙颜大悦,“传朕旨意,厚赏王贲将军及全体将士。”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北方草原上,匈奴新单于即位,此人野心勃勃,对大秦边境虎视眈眈。边关急报如雪片般飞至咸阳宫,朝堂之上再次陷入紧张气氛。
“陛下,匈奴新单于蠢蠢欲动,臣以为当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蒙恬上前请战,目光坚定。
“不可。”扶苏摆了摆手,“我大秦刚经历诸多战事,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先加强边境防御,再观其动向。”
于是,蒙恬返回边境,加固长城防线,增设烽火台,日夜巡逻。同时,扶苏还派遣使者前往匈奴,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
小主,
在等待匈奴回复期间,扶苏在国内推行文化改革。他下令在各地兴办学校,传播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一时间,大秦境内书声琅琅,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不久,匈奴使者来到咸阳。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匈奴使者态度傲慢,提出诸多无理要求。
“我单于说了,大秦需割让北方三郡,否则,战火难免。”匈奴使者仰着头,语气嚣张。
“荒谬!”扶苏怒目而视,“我大秦领土,一寸也不可让。回去告诉你们单于,若敢进犯,必让他有来无回!”
匈奴使者拂袖而去,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