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审势度力,用兵之道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中的此句名言,恰似熠熠生辉的智慧星辰,高悬于军事战略的浩瀚苍穹,为历代兵家指引方向,其光芒亦如涓涓细流,润泽着诸多领域,成为人们在竞争与挑战中权衡决策的思想源泉。

从字面意义解读,此用兵之法依据敌我兵力对比的差异,精心规划出六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应对举措,仿若六把独特的钥匙,旨在开启不同局势下胜利的大门。

“十则围之”,当我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达到敌方十倍之多时,便如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将敌军重重围困。此情形下,我方拥有雄厚的兵力资源,能够对敌军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包围之势,如坚固的铜墙铁壁,令敌军插翅难逃。恰似古代大型围城战役,优势一方可在城池四周严密布防,切断敌军的补给线与增援通道,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绝境,最终在粮草耗尽、士气低落时被迫投降。例如,在历史上的垓下之战中,刘邦集结了多路大军,兵力远超项羽。韩信运用 “十则围之” 的策略,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汉军通过层层包围,压缩楚军的活动空间,使项羽及其军队陷入绝境,尽管项羽奋力突围,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乌江。这一战役充分彰显了在兵力悬殊时 “围之” 策略的巨大威力,以绝对优势兵力迫使敌军屈服。

“五则攻之”,若我方兵力是敌方的五倍左右,便具备了发动强大攻势的资本。此时,我方兵力相对充足,能够在进攻中保持一定的兵力优势与火力强度,对敌军防线实施有力的冲击与突破。这需要指挥官精准把握进攻时机、合理调配兵力,如巧妙的棋手布局落子,选择敌军防御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发起猛烈攻击,力求迅速撕开敌军防线,打乱其防御体系,进而取得战斗的胜利。如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兵力虽未达魏国五倍,但相对占据优势。孙膑采用 “围魏救赵” 之计,实则也是 “五则攻之” 策略的灵活运用。齐国军队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回援,在桂陵设伏,成功击败魏军。此役表明在具备一定兵力优势时,通过巧妙的战略谋划与战术实施,主动进攻可有效战胜敌军。

“倍则分之”,当我方兵力是敌方的两倍时,采取分化敌军的策略尤为关键。两倍的兵力虽不足以形成如 “十则围之” 那般压倒性的包围,亦难以如 “五则攻之” 直接强力突破,但可利用兵力优势,如灵动的剪刀,将敌军分割成若干孤立的部分。通过巧妙的战术调动、佯攻与突袭等手段,打乱敌军的部署与协同,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各部分之间无法相互支援,从而将整体优势转化为局部的绝对优势,再对被分割的敌军各个击破。例如在赤壁之战前的局部战斗中,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虽兵力远逊于曹操,但在当阳长坂坡之战中,张飞率少量兵力据水断桥,通过制造声势,迷惑曹军,使其误以为有伏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曹军兵力。这为刘备军的撤退与后续作战争取了时间与机会,体现了在兵力对比处于 “倍” 的状态下,分化敌军、创造战机的重要性。

“敌则能战之”,敌我双方兵力相当之时,考验的便是军队的战斗素养、战术运用以及指挥官的临阵指挥能力。此时,双方势均力敌,犹如两只实力相近的猛虎对峙,任何一方都难以凭借兵力优势轻易取胜。因此,需要在战斗中充分发挥军队的训练水平、士气斗志,以及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如巧妙的剑客在狭路相逢时使出精湛剑技。指挥官要善于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战术部署,把握战机,如敏锐的舵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掌控航向。或出奇兵突袭,或迂回包抄,或坚守阵地待敌露出破绽,通过在战斗过程中的细节把控与战术创新,争取在激烈的对抗中取得胜利。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前秦与东晋兵力大体相当。东晋军队在谢玄等将领指挥下,利用前秦军队内部的矛盾与指挥失误,采用诱敌深入、半渡而击等战术,以少胜多,战胜了前秦苻坚的大军。此役充分说明在敌我兵力相当时,战术运用与指挥决策的正确性对于战争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少则能逃之”,倘若我方兵力明显少于敌方,明智之举便是迅速撤离战场,保存实力。这并非怯懦,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若贸然应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可能导致全军覆没。此时,如同机敏的野兔面对强敌,迅速逃离危险区域,以退为进,为日后的反击或发展留存有生力量。例如在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后,刘备率领的蜀军在被东吴陆逊击败后,残部便迅速退往白帝城,避免了被东吴进一步追击歼灭,从而为蜀汉政权保留了一定的军事力量,使蜀汉得以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与东吴、曹魏的三足鼎立之势。这种在兵力劣势时及时撤退的策略,体现了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与对长远战略目标的坚守。

小主,

“不若则能避之”,当我方兵力与敌方相比差距悬殊,远不如对方时,应全力避开与敌军的正面交锋,如柔弱的藤蔓避开巨石的碾压。这要求指挥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力,提前预判敌军动向,巧妙地转移部队,寻找敌军难以企及或无暇顾及的安全区域,隐藏实力,休养生息,等待局势的转变或自身实力的增强,再图后计。如红军长征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剿,红军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果断放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红军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主力部队,穿越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为日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历史壮举生动诠释了在极端劣势下 “避之” 策略的正确性与深远意义。

深入剖析这一理念,我们会发现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与战略智慧,这些思想智慧跨越时空,对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在军事领域,这一用兵之法始终是各国军事战略家们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依据与参考。在现代战争中,尽管战争形态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科技武器装备如导弹、战机、航母等纷纷登上战争舞台,战争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兵力对比与战略决策之间的关系依然至关重要。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兵力、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技术等方面均占据绝对优势,他们对伊拉克军队实施了类似 “十则围之” 的战略包围与封锁。通过空中打击、海上封锁以及地面部队的推进,切断了伊拉克军队的补给线与对外联系,使伊拉克军队在战争初期便陷入被动挨打局面,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惨败。而在一些局部冲突或反恐战争中,如美军在阿富汗的战争初期,面对塔利班武装组织,由于地形复杂、情报不准确等因素,难以准确判断双方兵力对比及敌方部署,导致在作战过程中多次陷入 “敌则能战之” 甚至 “少则能逃之” 的困境,美军在阿富汗山区遭遇塔利班的顽强抵抗,自身伤亡不断增加,作战行动进展缓慢。这充分说明,无论是现代化大规模战争还是局部小规模冲突,准确评估敌我兵力及综合实力,灵活运用相应的战略战术,依旧是军事胜利的关键要素。

在商业竞争的广袤舞台上,这一理念同样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价值。在企业竞争中,“十则围之” 可类比为行业巨头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时的战略布局。例如,在互联网行业,某些大型平台企业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先进的技术优势,对新兴的竞争对手或潜在威胁者实施全面的市场封锁与资源垄断。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并购、建立行业标准与生态壁垒等手段,如编织一张巨大的商业蜘蛛网,将潜在竞争对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其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与发展空间,从而巩固自身的市场霸主地位。如社交网络领域,Facebook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海量用户,它通过不断收购 Instagram、WhatsApp 等新兴社交平台,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版图,对其他试图进入该领域的竞争对手形成了强大的围堵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