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别离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496 字 8天前

临颍县的县令在县衙之中自尽而死,城中大户几乎尽皆被屠戮。

民变队伍之中有一人,名为孙启运。

孙启运原是巡检司的弓手,仗义疏财,伸张不平,为气任侠,有名于当地。

民变起后,孙启运受众人所推作为首领。

孙启运成为首领,领兵盘踞临颍县西的深山里。

令下诸路兵马,与万民军一样打出了均田免粮的旗帜。

而后又挑选精壮,整训各路民变兵马。

同时号令诸军,不得劫掠财物,严禁残害百姓,违者必处以极刑。

对外曰:我等此番聚众而起,只为求活,予号令严肃,贫苦百姓秋毫无犯。

时人称其为乞活军。

郾城的北郊。

小主,

官道之上断断续续有着不少向南逃难的百姓。

乞活军在北面的临颍弄到的沸沸扬扬。

虽说乞活军说是秋毫无犯,但是很多人也不敢把身家性命全都放在别人的空口白话身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乞活军就算真的秋毫无犯,但是进剿的官兵可是难保秋毫无犯。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这些逃难的百姓们,大多是抱团而行。

他们基本都是同宗同族,乡里乡亲。

青壮们手持着刀枪棍棒护在外面,老弱妇孺都居于中央,或乘车,或走路。

众人的脸上皆有菜色,面无表情,眼神黯淡无光,走路慢慢吞吞,显得有气无力。

不过这样的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

正在官道之上行进的众人,感觉到地面正在开始微微颤抖。

有人向着远方眺望而去,只见一道黑线正从地面线的尽头快速的蔓延而来。

“有兵马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官道之上一众逃难的百姓皆是慌了心神,当下都向着官道外面逃去。

一部分人向着郾城县城逃去,另外一部分则是四散奔逃,只求远离官道。

但是郾城县城自然是大门紧闭不肯放任任何人进城。

哪怕是城下的人声泪俱下也无济于事。

自民变起始以来,很多的城池就是因为放了难民进城,里面混了间隙,就此被打破城池的。

城下的苦苦求饶,只求开门。

而城上的硬起心肠,如何也不开门。

场面一时混乱不堪,糟糕至极。

不过很快,这样的乱象便已是消失不见。

因为那远方的地平线上的黑线逐渐清晰了起来。

一团团烈火在官道之上翻腾,一面面赤旗在劲风之中鼓荡。

伴随着密集般的马蹄声,大量身穿着赤衣,头戴着赤帻的骑兵自官道之上快速的掠过。

“是陈家军!”

有人眼尖,认出了这支兵马的旗号,当下高呼了一声。

混乱的场面终于为之平静了下来,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

陈家军可是平贼将军陈望麾下的军队。

陈望可是如同戚爷爷、岳爷爷那样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忠心为国的英雄人物。

当年开封被围,反贼在河南作乱,就是陈望带领汉中镇的兵马将那些作乱的反贼赶走。

北征建奴,南战流寇,战功赫赫。

陈望麾下的陈家军,军纪严明,从不侵害百姓。

陈家军也就是汉中镇的兵马。

不仅仅是辨认旗号,陈家军从外观上也很容易分辨。

陈家军的军兵,无论军官士卒,皆是内穿赤衣,头戴赤帻,一身火红。

远望过去,一片火海,举目红芒。

便一定是汉中镇的队伍。

逆风迎面袭来,将陈望身上的征袍吹的不断鼓动。

悠然回首,视野之中只见无数马头正在起伏攒动,战马的鬃毛在逆风之中不断翻腾。

密集的马蹄声,犹如隆隆的战鼓声一般,震撼人心。

再后方,大量步兵排列着严整的队列缓缓而行。

如林般的长枪汇聚在一起,宛若一排排移动的荆棘密林,寒光点点,杀气腾腾,视觉之上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陈望轻拉缰绳,左下的枣红马重重的打了一个响鼻,而后转动马头,离开了队列,向着旁侧的一道矮坡上而去。

身后的一众将校和亲卫骑士也几乎是在同时完成了脱队的动作。

陈望作为主将,带领亲卫骑兵一直处于骑阵队列的靠外的右侧,没有融合入骑阵之中。

因此脱离官道,并没有引得正在官道上行进的大队骑兵发生任何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