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说道:“最后一点,是分层次语义分析。简单来说,就是让系统理解语言背后的‘核心含义’。”
他举例:“韩语的‘????’,翻成英语是‘happy’,翻成汉语是‘快乐’,三种语言用的词不同,但背后的意思是一样的。”
“模型会先提取语义层次,再找到各语言中最接近的表达,这样的翻译才自然。”
他说着,在白板上画出一张语言树状图:“看似复杂的多语言翻译,其实可以通过这种语义提取,让模型自己‘学会’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
会议室里的技术大牛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白板,有人快速记录笔记,有人微微皱眉,似乎陷入了深思。
“这……这套模型的设计,完全突破了当前的框架。”一位硅谷研究员低声感叹,额头上渗出汗珠。
“多模态整合……这简直就是让机器变聪明的第一步!”另一位欧洲语义专家一边记录,一边自言自语。
一位资深研究员因为记录得太快,笔尖断裂了一次。
他低头换了一支笔,却目光炯炯,仿佛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还有人用力搓揉着额头,轻声叹息:“我还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这个领域,现在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这群人,平日里在各自领域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有人曾是Google翻译早期团队的核心成员。
有人是欧洲顶级语义学教授,还有人被誉为‘语音识别硬件之父’。
但此刻,他们却如学生般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字,甚至目光中带着些许敬畏。”
陈宇转身问道:“还有问题吗?”
某位研究员提出:“陈总,多模态整合的计算成本太高,当前的硬件条件下是否真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