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的声音中透着几分无奈与坚持,
“不可言,但贫道已经将观察道的方式教给了你,只要假以时日,小友自当明晰世间所有运行的道。”
陈十一见状,虽满心疑惑,不明白老者为何守口如瓶,不肯将所知的一切托盘而出,但他生性豁达,并没有因此而懊恼沮丧。
他再次整理衣衫,恭恭敬敬地向老者作揖,这一揖作得极深,将自己的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其中。
“是我冒昧了,真人,方才您短短的几句使我受益良多,感谢赐教。”
他的话语诚恳真挚,回荡在这方静谧的空间之中。
自这一日起,老者所传授给他的观道之法,深深地扎根在了陈十一的心中,并在此后的漫长旅程中,不断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种能让人站在云端俯瞰大地、拔高自身角度观察规则的方法,细细想来,竟在某种程度上与物理的整体观察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如同两条殊途同归的路径,都引领着使用者拨开重重迷雾,摒弃事物表面那些错综复杂、迷惑人心的掩饰,直达大道的本质核心。
此之谓大道至简,世间的一切繁杂,在这至高的道面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那简洁而深邃的真理,方能永恒闪耀。
待陈十一作揖结束,身姿尽显谦逊之态,
老者脸上笑意更浓,驱散了周遭的丝丝凉意。
“小友可真是懂礼之人,”
老者开口,声音温和醇厚,带着几分歉意,
“简短一叙,却让小友在门外站了许久,是贫道不知礼了,请入观详谈。”
言罢,老者松开那只一直杵着竹帚的手,那竹帚本就因岁月的摩挲而光滑温润,此刻在老者手中轻轻一晃,似也在应和着主人的邀请之意。
老者微微侧身,向着陈十一摆出了一个极为标准的请的手势,那宽大的衣袖随之轻轻摆动。
陈十一见状,心下知晓这是难得的机缘,自然却之不恭。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显激动的心情,而后稳步向前,迈步跨过那略显古朴厚重的门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跨过门槛之时,他身姿轻盈,态度诚恳依旧,不过仔细瞧去,便能发现他的动作之中相较之前,竟悄然多了一丝先前未有的熟络与放松,这道观内有某种无形的力量,让他瞬间拉近了与这里的距离。
入观之后,陈十一抬眼望去,只见内部构造果然是规整的四合院结构,青瓦灰墙,错落有致,透着古朴而典雅的韵味。
目光流转,他发现这道观大门所对的方向正是一处开阔的道场,只是此刻道场大门紧锁,那厚重的铜锁在日光下泛着幽冷的光,守护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道场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朱红底色的牌匾,上书 “紫云观” 三个烫金大字,字体雄浑大气,笔锋刚劲有力,蕴含着无尽的道家气韵,此刻虽然光线不强,却仍旧熠熠生辉。
在道场两侧,有着长长的廊道靠着道观墙体蜿蜒延伸过去,廊道的栏杆雕琢精美,花鸟鱼虫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