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客观

尤其是在往后的几年时光里,那些折断的树木,渐渐从断口处萌发出嫩绿的新芽。又过了数年,新芽茁壮成长,已然成为一棵棵挺拔的小树,曾经因风灾树木草地被破坏的痕迹,彻底消弭于这片绿意盎然之中。

在神秘的三界论里,有着独特的阐述:人类是规则雏形灵融合后的奇妙产物,因而被赋予了 “进化” 的无限可能。

而大自然中的其他动植物,不过是规则的衍生物罢了,它们受制于已然成型规则的桎梏,一生都无法挣脱既定的轨道,失去了如人类那般多变的发展潜能。

但陈十一却陷入沉思,它们当真就比人类逊色许多吗?

小主,

陈十一并不这么认为。

成型规则因其本身固有的稳定特性,使得遵循它的动植物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存续的时间更为久远。

就拿植物来说,在当今的科学认知里,植物的诞生可比动物早了数万年之久。

倘若过去的时间一直是平稳线性流淌的,那么以植物作为研究规则的切入点,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当然,将世间所有植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来探究规则,进而让规则的特性清晰明朗,这一精妙方法,还是他在后续漫长的求知旅程中学到的宝贵经验。

但无论往昔的时间是呈线性延展,还是暗藏曲折波澜,有一个事实坚如磐石:植物率先出现在这颗星球之上。

这也强有力地佐证了代表植物的规则,相较于动物的规则,拥有更为悠远的历史沉淀。

运行于世间万物背后的规则,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神秘状态?

陈十一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这个深邃问题。能够笃定的是,规则是一种既定且确凿的概念。可它是否具备思考之力,是否如同人类一般拥有自主思维呢?

以植物整体作为观测视窗,陈十一得到了一丝灵感启迪:

植物有智慧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可若果树懵懂无知,全然不知世间有动物存在,那它为何会孕育出鲜美可口、可供动物食用的种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巧妙的生存策略,蕴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洞察吗?

再看那蒲公英,倘若它对风的力量一无所知,又怎会将种子幻化成漫天飞舞的 “风筝”,凭借风力播撒向远方,开启生命的新旅程?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的例子,都在轻声诉说:即便是植物,这种在人类眼中结构最为简单的多核生物,它们也潜藏着独特的智慧光芒。

或者更确切地说,植物理应具备着接受外界信息 - 反馈应对行为这一基础的思维模式。

其实,当陈十一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后,心中豁然开朗。

一直以来,人们将人类具备思考能力的缘由单纯归结于大脑,这是一种误导。

而这恰好与我国古老而深邃的中医学里,对于精气神三者精妙诠释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中医的智慧中,神之居所并非大脑,而在于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