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猛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情绪压下。他弯腰捡起地上的信纸,走到烛台边,将其点燃。信纸化为灰烬,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边疆的战火,朝堂的暗涌,这一切都提醒着他,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几日后,京城一处幽静的茶楼内,几位艺术界的名流齐聚一堂。名满天下的画圣吴道子,以唱功闻名的戏班班主,以及以琴技着称的柳姑娘,都接受了郭凌峰的邀请,前来共商“艺术革新”的大计。
“诸位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郭凌峰开门见山,“凌峰今日斗胆,是想和大家探讨一番,如何才能让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郭大人此言何意?”戏班班主不解地问道。
“我朝艺术固然博大精深,但也因此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郭凌峰语气诚恳,“绘画需遵循古法,戏剧需恪守教条,音乐需中规中矩……长此以往,艺术便失去了活力,只能在原地踏步!”
“郭大人,你这是要推翻传统,另立门户吗?”一位身着青衫,头戴纶巾的评论家站起身,语气尖锐,“我朝艺术传承千年,自有其精妙之处,岂容你随意诋毁?”
“我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郭凌峰早料到会有人反对,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只是希望,艺术家们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创作手法,融入新的思想,创作出更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大胆尝试?融入新思想?”评论家冷笑一声,“那岂不是离经叛道,伤风败俗!”
“艺术本就应该百花齐放,如果一味墨守成规,那和停滞不前的池水有什么区别?”一直沉默的吴道子开了口,他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浑浊的目光中透着一丝精光,“老夫赞同郭大人的看法,艺术需要创新,需要突破,才能永葆生机!”
“吴老先生德高望重,自然说什么都是对的!”评论家语气中满是不屑,“但艺术并非儿戏,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创新的?”
茶楼内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郭凌峰环视四周,他知道,一场关于艺术改革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