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接过信函,信封上“圣旨”两个烫金大字赫然在目,一股庄严之感油然而生。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郭氏凌峰,才智超群,于河渠修建一事上尽心竭力,功不可没,特派钦差大臣前来视察,以嘉其功。……”
郭凌峰心中波澜起伏,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着赵县令,沉声道:“大人,准备一下,迎接钦差大臣!”
几日后,河渠竣工,郭凌峰主持了盛大的竣工仪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前来观礼的百姓将河堤围得水泄不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激动。
郭凌峰一身青衫,站在人群中央,望着眼前这条如同银色巨龙般蜿蜒流淌的河渠,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条河渠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灌溉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即使身处异世,他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正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朝这边走来,为首一人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不怒自威,正是当今圣上。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皇帝龙行虎步,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郭凌峰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沉声问道:“你就是郭凌峰?”
郭凌峰不卑不亢地抬起头,迎着皇帝的目光,朗声答道:“草民正是。”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眼前这条气势磅礴的河渠,脸上露出了赞赏之色。他负手而立,缓缓说道:“朕听闻,这条河渠是你主持修建的?”
“回皇上,正是草民。”郭凌峰躬身答道。
“不错,不错。”皇帝抚掌赞叹道,“这条河渠修建得甚好,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设计精巧,实乃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朕心甚慰啊!”
郭凌峰闻言,心中激动万分,他正要开口说话,却见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说,然后转身对身旁的随从说道:“走,随朕到河堤上走走,好好看看这条河渠。”
皇帝和郭凌峰并肩走在河堤上,身后跟着一众大臣和侍卫。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皇帝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郭凌峰,缓缓开口道:“郭凌峰,你跟朕说说,这条河渠……”“这条河渠……是如何在你手中诞生的?”皇帝背负双手,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语气意味深长。
郭凌峰不敢怠慢,将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始末娓娓道来。他从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说起,讲到自己如何利用现代知识设计方案,如何克服资金、人力、技术上的重重困难,以及赵县令如何鼎力支持,百姓如何齐心协力,最终战胜天灾,将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