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贾家拿到更少粮食的家庭也有很多。
夜幕逐渐低垂,贾东旭破天荒第一次趁黑来到鸽子市场。
心跳如擂鼓,害怕遇到熟人或是警察搜查。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卖粮票的人,价格却让人心凉:一斤粗粮竟然卖到二块钱!
贾东旭月薪仅有三十八块五毛钱,以这样的物价,他的工资仅能买十九斤粗粮,这对全家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最终,他心情低落返回家,见到焦急等待的妻子——贾张氏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买到粮食了吗?」他无力地摇了摇头:「太贵了,两块钱一斤的价儿,在我犹豫的时候已经被别人抢光了。
即便买到,这些对于咱们全家来说还是不够吃啊!」
贾张氏不禁哀号:「老天爷啊,这让我们一家子孤儿寡母怎么活啊!可怜的小小年纪就要跟我们一起挨饿吗?」
如同贾家的困境,在这四合院中的每家每户都有类似的烦恼。
前排孙婆婆家只有孙大林和孙爷爷有定量供应;后院周家中尽管所有人都有定量,但因有三个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周木、周林和周森胃口极好,时常饥饿难耐以至于四处抓老鼠充饥。
此外张奶奶家与王瘸子家也分别需要四五个人依赖单一成员的供给生活。
整栋院子住着二十多个家庭,能够饱餐一顿的不到五户。
此时在罗建国家中,桌上的菜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碟卤牛肉、一份炒白菜,每人一个馒头。
朵朵和果果不满地噘嘴,嘟囔道:“妈,总是吃这些,换个口味吧!”
罗慧珍一脸无奈,“你们啊,简直不知足!现在外面有多少同龄孩子连温饱都成问题,你们还在挑剔。”
朵朵和果果无奈地看着罗建国。
罗建国安慰地说:“妈,朵朵和果果也不是故意挑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日子是有点艰难,要不然我们关起门来偶尔吃点简单的肉怎么样?”
“对呀,偷偷吃总没问题!”
朵朵和果果应声附和。
罗慧珍皱眉:“你以为这么容易?煮肉的香味整个四合院都能闻到,你真把人家当空气了?这些卤牛肉还是过年存下的,搁冰窖里呢。”
就在这时,孙秀菊在门口唤了一声:“慧珍,在家吗?”
罗慧珍开了门一看,只见邻居大妈脸色苍白,虚弱无力:“秀菊,你怎么这样?”
孙秀菊叹气道,“我家里没有粮食了,买也买不到,只好来找你看看能不能帮点忙。”
罗慧珍转头看了看罗建国,征询他的意见。
罗建国沉思片刻,“妈,咱还有些粗粮在地窖里,按市场价卖给她吧!不过孙大妹子,出了这个家门就不认账哦!”
大妈听了感动万分,“建国啊,多谢你,这简直是救命啊,绝对不会乱说。”
罗慧珍给了孙秀菊粮食,接过钱才返回屋中,“建国,这次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严重了?”
罗建国点点头,“妈,这只是一个开始,估摸着要持续几年。
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
罗慧珍深思道:“那我在院子前面的地种些花生和玉米吧,起码能省下一点。”
罗建国赞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