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肖家屯大队的补习班开课了

“你们这是做好事儿呢,谁敢乱说话我锤死他!”大队长保证。

“行了,叔,我们知道你是好心,大伙儿也挺急的。但是我们也要考,这事得容我们商量商量……”

“那好,你们商量,我打算把村里的那个大仓库腾出来给你们学习用……”村长看样子已经做了不少准备。

“您就不怕村民有意见?要考学的都不想上工了吧?”容思沫才不信,那些小肚鸡肠村民会不计较。

“呵呵呵,这个已经解决了,谁家里有要考试的不来,上工的日子一天给队里六个工分,最后把工分平均到不考学的劳力身上,大伙儿都没意见。马上就冬天了,也没多少活儿,这不就解决了?”

“嚯,那考不上的可亏大了!”张默说。

他已经不上工了,不过一天六个工分,他还是拿得起的,这小子也跟着大成他们跑过几次,再说叶南秋这边制糖他们俩是主力,这两年倒是没少赚。

这段时间他跟着大虎他们扮低调,因为村里的一些姑娘看他到了适婚年龄,认为他各个方面都是个好选择,最近偶遇的情况变多了。吓得他从不单独出门,因为要参加高考,这几天恨不得长在肖家。

“哎,我这也是没办法,这还没考呢,好几家就打的不成样子了。那些有知青的家庭,就怕鸡飞蛋打了,都反对他们考学。”村长也为难,高考这事儿激起的波澜不小,他还得努力维持稳定。

容思沫知道,这件事儿对农村影响挺大的,有的知青考上大学就闹离婚,有的是家里不让考闹离婚。还有上学走了之后,就在那边另结婚的,因为这边的婚姻没有领证,所以不被法律保护。

甚至有很多两头瞒着的,孩子都要结婚了才被发现,最后大多是男人给前妻和孩子一些钱解除以前的婚姻。当然,也出现了不少心有不甘的“秦香莲”们。

这样的情况,在当年并不少见,小小的肖家屯里发生的这一切,不过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小小缩影罢了。

村长走后,容思沫几人就开始商量,让学得好的几个给村里的知青补习,对自己也是另一种复习。

知青们完全自愿,爱来不来,不收费也不会给他们什么承诺。资料大家可以抄,但不能拿走,白天上课,晚上他们自己复习,不能来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