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玉郡主调整呼吸,让自己看起来平静稳重一些。
“见过太子殿下。”玉郡主进门就先向顾玹行礼,声音清脆,像是百灵鸟一般,一举一动皆是贵女风范,太后看着满意极了。
“免礼。”玉郡主对太后有救命之恩,还是太后宫里的人,顾玹自然给她几分面子。
玉郡主走到太后身边,安静的听着二人谈话,太后甚至不用开口,她便知道太后是想喝水还是需要扇风。
到了午膳时间,慈宁宫的饭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式。
顾玹一看,都是他平日里爱吃的,心里不免又暖了几分。
玉郡主则在太后身边布菜,本来布菜是宫女的活,玉郡主想在太子面前刷好感,于是自告奋勇去布菜。
太后以为玉郡主是关心她,于是也没拒绝,毕竟除了那几位嬷嬷,玉郡主是最了解她口味的人。
食不言寝不语,三人安安静静的用膳,顾玹注意到玉郡主给太后夹的都是清淡的菜,心中不免觉得这玉郡主实在是心细。
顾玹没想到,玉郡主下一瞬就夹了一只油焖大虾往他碗里放,幸好他眼疾手快,及时用手掌挡住了他的碗。
玉郡主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想说些什么,但顾及到用膳时不能说话,也就忍了下来,她低了低头,似乎是在说抱歉。
顾玹小时候还能接受,但曾经有人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连自己下一刻能吃什么都不能决定,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且总会有一种‘你在教我做事?’的感觉。
这是一个故人教他的,从那以后他便不再需要人给他布菜。
用完午膳,顾玹又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这次的话题却不在太后身上,而是问到了顾玹的终身大事。
“阿玹今年十八岁了,我记得你比你晋王叔家的长子小上一岁。”
顾玹:“皇祖母好记性。”
太后笑了笑,“今年年初我收到晋王的书信,说是晋王府小郡王又添了一个小公子,你只比郡王小一岁,身边却是连个良娣也没有。”
太后出身于名门,年幼时听从父母教导认真读书,进宫后,虽然最初只是一个小嫔妃,但依旧上孝顺先帝先皇后,下教养子女,她觉得人的一生就该这样,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她十五岁便进了宫成为先帝的妃嫔,而作为中宫嫡出的太子殿下身边别说是太子妃了,就连一个通房丫鬟也没有。
太后老了,她也想享天伦之乐,含饴弄孙。
顾玹静静听着。
“皇帝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子嗣实在太过单薄,我知道他与皇后伉俪情深,所以从未逼迫他选妃。”
“哀家六十岁了,也不知还能活多久,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孙辈娶妻生子,为皇家开枝散叶。”
“而今你晋王叔的孩子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你却还是孤身一人,若是先帝泉下有知,怕是会怪罪于我。”
“皇祖母是有福之人,定会长命百岁,福寿绵延。”顾玹不是个嘴甜的人,“至于孙儿的婚事,孙儿自有定夺,皇祖母等着孙儿的好消息。”
太后闻言眼睛一亮,“莫不是你有了心仪之人?”她迫不及待的问:“是谁家小姐?可曾向人家表明心意?”
太后本来想说: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