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鱼至少都有三四斤,随便钓上一条都好几十,平时就拼命喂草让它长大,周末就不喂,饿了的鱼自然就会上钩。
有的人桶里有十条八条,据说这种是按时间算,1000元2小时,钓多少都可以带走。不管怎样算,买的都没卖的精,好在这种消费不是天天都有。
农庄里的桃树、李树、荔枝树各种果树都挂满了累累果实,香瓜、西瓜、甜瓜等瓜果飘香四溢,能吃的都可以摘,就是价格不怎么亲民。
相对来说这里住比较便宜,每个房间都装修得很简单,但每个房间都有空调,卫生间,电视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卫生做得很好,服务员总是笑容可掬的。
老板也会做生意,每个人走的时候,不是送些水果,就是送些鸡蛋。实际上,羊毛都出在羊身上,农庄人均消费基本上不低于800,而且往往都是朋友介绍而来。
老爷子也给刘家老人拿了些水果蔬菜和鸡鱼,也算对平时他们示好的回馈。
周日的余晖洒在归途,陈小姐一家从惠州农庄满载而归,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陈小姐计划农庄再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回深圳。
小杰却说周一要上学还是早些返程,自从小雅流产后,刘先生事业、家庭的压力大,小杰也越发的听话懂事了。
尽管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帮不上什么忙,但他的成长与懂事,如同春风拂面,让刘先生感到欣慰。
老爷子把带回来的食材分成两份,一份让小杰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尝尝,陈小姐看在眼里也没有反对,反而叫农庄的服务员多拿些冰块打包。
刘老爷子看到小杰拿回来的东西,激动的久久不说话,这么多年的兄弟朋友知己,他长久以来向对方发出的友好信号,终于在这份礼物中得到了回应,那份激动与欣慰,让他久久无法言语。
往日的记忆像潮水般的涌上心头。
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刘家的电子厂已经有五六十个人了,陈老爷子退伍后在他家工厂做保安,陈老爷子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踏实肯干,刘老爷子很快就注意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