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柳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都是朕的有功之臣,朕定重重有赏。”
皇甫将军接着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特向陛下告罪,请陛下责罚。”
“爱卿,你有何罪啊?”
“是因贾珩之事。当犬戎退兵后,贾珩想帮柳燕儿复国,以免边关刀兵之祸。臣未经请示陛下便私自做主,还请陛下降罪。”说罢,便跪在地上。
皇帝思考了片刻,“当初收留柳燕儿就是为了牵制犬戎,使他们内斗,我们坐收渔翁之利。统一的犬戎,不符合我们大禹的利益。更何况,贾珩还是柳燕儿的入幕之宾,他真要回来,这封赏之事还得仔细思量一番。”接着对夏公公说道:“传旨太傅、太保和左右丞相来御书房见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
不一会,大臣们来到御书房,皇帝把事情说了一遍后,“诸位爱卿,贾珩之事如何封赏才好?”
太傅率先出列,捋着胡须道:“陛下,贾珩此般举动虽是出于大义,然其擅自行动,实乃逾矩之举。臣以为可封其官职,但不可过高,赏金亦不宜过多,以儆效尤。”
太保却摇头反驳:“陛下,贾珩此举消弭边境大祸,功大于过。若赏罚不当,恐寒了将士之心。应封其高位重职,赏金万两。”
左右丞相相视一眼,左丞相上前一步奏道:“陛下,贾珩助柳燕儿复国,此国日后必感恩于他,于我大禹而言,犹如多一盟友。但他行事之前未禀报圣上,可先封虚职,加以厚赏金银土地,再观后效。”
皇帝听着众臣之言,沉思良久,他也有些难以抉择。贾珩是自己的应梦贤人,他展现出来的能力毋庸置疑,又救了自己的性命,这才力排众议直接封他为侯爵,更打算在贾珩此次出征回来后就对他委以重任,但现在他又和犬戎女王关系暧昧,纠缠不清,又让人不得不小心谨慎。“贾珩之功朕不会忽视,但其未遵旨意也是事实。朕意,明日早朝将有功人员论功行赏,赐贾珩黄金千两,封地千里,但暂不封官职。一来显朕之恩宠,二来也是让他多加磨炼心性,诸卿意下如何?”大臣们纷纷称善,于是皇帝便命人拟旨,一场关于贾珩的封赏之事就此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