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秦淦西开周益农的玩笑:“老哥,秋干物燥,你要少吃辣椒,嘴角都起泡了,这个时候的辣椒很上火的。”
周益农满肚子苦水:“老弟,你不知道我的苦啊。不只是我苦,所有的大队长和生产队长都苦。精壮劳动力都炼铁去了,留在家里的只有少数几个青壮年,眼看晚稻收不回来。我为什么嘴上满是泡,就是担心这个急出来的。”
“我们是农民,没有粮本本,晚稻不收回来,明年就要饿肚子。你不知道我这几天,去那些工厂求爷爷拜奶奶,好不容易才把这些零部件弄回来。”
秦淦西笑着说:“原来你满嘴的泡是这么折磨出来的。放心,这十台打谷机,明天下午保证你们可以用,不耽误你们收晚稻。”
周益宏说:“其实他现在不止这一件事。你说的那个大棚,材料买来了,也到了市里,就是领不回来,说有个单位想领走,很让他上火。”
周益农挥挥筷子,“那些薄膜如果领不回来,大不了今年不搞大棚,晚稻收不回来,才是最头疼的。还好,今天终于把零部件搞到手了,你们也有空,这样我就放心了。”
“淦西老弟,我和你说,我已经和于区长说好了,准备联合附近几个大队一起秋收。有电动打谷机,有手扶拖拉机,再把精壮劳动力集中到一起使用,我保证今年颗粒归仓,红薯都不会少收一个。明年的话,把时间好好安排一下,不会再有今年这种屎急挖茅坑的情况出现。”
见他气势勃发,秦淦西心想他还是一个很放得开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见识到机械化的好处,所以趁早下手,还利用机器到处开荒;知道精壮劳动力不够,便联合周围几个大队一起干。
脑子太好使了,此人的前途,不会局限在山麓大队。
讲了一下农村目前遇到的问题后,周益农问秦淦西:“老弟,你们这一年不是没课了吗,怎么还走不开?”
周毅发把话接了过去,“我们学校成立机械厂,要生产我们研究出来的产品,只有手扶拖拉机不生产。他是第一副厂长,正式的副科级干部,今后要喊他秦副厂长了。”
周益农惊讶地问:“真的成立机械厂了?”
秦淦西点了点头。
周益农哈哈大笑:“可惜没有早知道,不然会带些酒来,为机械厂庆祝,也为秦副厂长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