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顿时无言以对。
这个时代的小孩也这么会讲话吗,我在这个年纪好像什么都不想,不说和那个小渔村发展起来城市的那个少年比,就是这个二妹也比不上啊。
只能笑道:“你觉得菜好吃,其实很简单,多油,爆炒;饭好吃,那是纯的白米饭,而且是用木甑蒸出来的。”
几十年后,尽管众多养生专家建议少油,但油汤泡饭、猪油拌面还是逐渐崛起。
二妹本来就是一个少言的人,听他这话很有道理,便不再说话,专心洗涮。
送食盒到小食堂时,老刘他们已经忙起来了,煎炸炒蒸同时进行,他拿一支烟夹在老刘耳朵上,向他道一声感谢,然后离开。
回到病房,奶奶把一个小布袋递给他,“大孙,赶紧送你姑奶奶她们回去,天很快就要黑了,还有二十多里路要走呢。桃酥、饼干、手电筒都在里面。”
待姑奶奶和二妹向爷爷告辞后,秦淦西和她们一起离开医院。
说来也巧,他们刚刚走到公交站台,就有一辆公交驶来。
看到秦淦西准备乘车的样子,二妹问道:“哥,准备坐车吗?要钱的呢。”
姑奶奶边继续往前走边说:“淦西,才几里路,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秦淦西拉着她的胳膊,“姑奶奶,这里只有几里,山路还有十多里呢。”
手被拉住,秦淦西的力气也不小,姑奶奶挣脱不了,只能停下来一起乘车。
下车后,姑奶奶叹道:“淦西,我们的时间不值钱、力气不值钱,没必要花那五分钱。生产队去年,一个工才六分钱呢。”
这话也许是乘车前周围有人,为了给他面子没说,也许是在车上想出来的,秦淦西听了心中满是酸楚。
他只能应道:“姑奶奶,天就要黑了,我们走的是小道呢。”
家里、镇上、医院三者呈三角形,走镇上的路相对要宽敞,但远了十多里,要走三十多里;不走镇上要近,要走十多里山路,需要真正的翻山越岭,但总计只有二十来里。
姑奶奶和二妹走路的速度很快,风风火火的,秦淦西的也不慢,走在她们两个后面。
“淦西,你爷爷住院要花很多钱,要节省一点,家里还有几个在读书呢。”
边走边聊中,姑奶奶忽然转移话题,说出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