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和票全都塞进裤口袋,问了赵克勤一下时间,才知道只有下午三点二十,还很早啊。
告辞出来后,他挑着水桶和鱼篓往医院外面走,准备逛一圈后把它们收进储藏空间。
在走偏僻小巷时,发现有两栋相邻的房屋没连接到一起,两堵墙壁之间形成一条很窄的巷子,仅能容一人行走,之前没发现,是因为没抬头看,路边的丝瓜藤架挡住了小巷的口子。
这是一个好地方。
他把丝瓜藤拨开一点,拨出一个可以侧身而过的口子。
观察前后都无人后,他问道:“系统,我挑的这些需要多少功勋点?”
如果需要功勋点多,他宁愿挑着,也不会让系统薅羊毛。
【两只木桶,三个小竹篓,一块竹片,抽成0.51个功勋点】
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秦淦西对功勋点无感,而是震惊于自己又试验出系统的一种新功能:不需要收进储藏空间就可以估价。
这样的话,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功勋点,也不会让自己有随时都被剥削的心情。
只要0.51个功勋点,还是可以接受的……关键还是功勋点太少,哪怕被拿走0.1个,心也剌剌痛。
把担子收进储藏空间,然后钻进小巷,从另一侧出去。
小巷不长,只有二十米,出口对他很友好,就在他所在的住院楼后面,绕个二十米就到楼前面的空坪里。
从这里绕到后勤楼,七拐八拐要走七百多米,现在只要二百来米,纯纯的捷径啊。
本来想出去买条烟的,既然到了这里,他干脆进了爷爷的病房,却发现病房里又来了一个病号,是个女的,住在二号床,和吴爷爷做邻居。
让他惊讶的是,姑奶奶带着二妹来了,她们和奶奶背对着房门,坐在三号床边聊天。
姑奶奶叫何莲花,据妈妈说,她是妈妈的姑,一家老小全都不在了,后来带着妈妈逃避战火,也爷爷奶奶一样,也是走山里,走了很多年后,两家相遇。
要说家里的教育传承,主要还是来自姑奶奶,即使逃避战火年间,她也要教妈妈认字,总是说读书比不读要好。
秦淦西识字早,专心读书,是姑奶奶和妈妈引导的结果。
和吴奶奶以及二号床的陪护点头示意后,他冲姑奶奶的背影喊道:“姑奶奶,二妹,你们来了。”
奶奶和姑奶奶她们三人同时扭过身子看向他,二妹秦香灵随后站了起来。
“大孙回来了,吃了中餐没?”
这是奶奶的声音。
“淦西不是去看淦媛了吗,这么快回来了?”
这是姑奶奶的声音。
二妹的回应很简单,干净利落地问一声:“哥,你回来了?”
秦淦西拍拍二妹的肩,“坐吧。”
从另一边走到爷爷跟前,看到他睁着眼,便问道:“爷爷,感觉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