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年9月20日,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八月初十。
永明要塞高耸的木制城墙早已在上月中旬完工,如今正在进行要塞内部的建设。
要塞内已经完工的建筑都是木桁架的西式楼房,层数在3~5层之间。
其中一些还是靠着要塞的城墙建的,屋顶向内平缓倾斜,充当了连接棱堡的中堤。
不难看出,这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要塞内的可居住人数。
目前,要塞内还有几块空地没有施工迹象,
可能是还没开始施工,也可能是预留的操场用地。
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内部肯定会有操场,供士兵操练之用。
要塞共有三座棱堡指向金角湾码头,
在中间的那座棱堡之后,有一幢五层洋楼,是未来永明城的军政要员的办公大楼。
在第五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李国助、杨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各自坐在一张书桌前奋笔疾书。
每人的书桌上都有一张算盘,他们时不时都会拨弄一番。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李国助已经完成了对南海边地海岸线的初步测量。
如今他与杨天生、李俊臣、林福四人正在对相关天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
以期用月距法求出尽可能准确的观测点的经度。
这项工作,他们已经进行了半个月,至今才算出了60个观测点的经度。
这仅占全部600个观测点的十分之一。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平均每人每天才能算出一个观测点的经度。
如此缓慢,固然有用月距法计算经度颇为复杂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四个人都不是熟手。
而且在正式开始工作前,李国助还用了7天时间给另外三人做了培训。
李国助前世并没有天文历算的经验,今生才跟着三浦按针学了一些天文历算知识。
这次的测量活动,对他来说是破天荒第一次。
所以无论是观测还是计算,他都不是很熟练。
在这种情况下,他给另外三人的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商船财副,杨天生的算术可谓是他们四人之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