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唐中宗李旦、太平公主之期,宫廷之中,仕女云集。或坐或卧,手持团扇,轻摇慢扇,享片刻之宁静清凉。然此宁静背后,隐有无名之紧张与不安。画中一仕女,虽面含微笑,然目透警惕戒备之色。
一日,夜阑人静,月黯星稀。宫中一偏殿,烛火摇曳,忽闻隐隐哭声。一侍女闻声而往,心内惊惶。至殿门,见一黑影飘忽而过,其速甚疾,未及看清。侍女骇极,欲呼而声不出。
少顷,胆稍壮,入殿内,唯见空寂,冷风嗖嗖。忽觉后颈有凉气拂过,回首,无人。正疑惑间,耳畔又闻低语之声,似泣似诉,“吾冤甚矣,不得超生。”侍女双腿发软,几欲瘫倒。
急奔出殿,逢一宦官,具言所见所闻。宦官初不信,然侍女涕泪交加,形容可怖,遂同往察之。入殿,寂静如初,未闻异声。宦官笑曰:“汝乃惊弓之鸟,胡言乱语。”言未毕,忽有一物坠地,乒乓作响。视之,乃一玉簪,晶莹剔透,非寻常之物。
宦官亦惧,与侍女匆匆离去。
此事传至中宗耳中,中宗心忧,召群臣议之。张柬之进言曰:“此或为前朝怨灵作祟,不可不察。”中宗曰:“卿当细查,以安宫闱。”
张柬之受命,率数人夜探偏殿。至夜半,仍无所获。忽一阵狂风起,吹灭烛火。众人惊,黑暗中似有无数双眼睛窥视。
有胆大者呼曰:“何方妖孽,敢扰宫廷!”但闻阴森冷笑,令人毛骨悚然。
张柬之强自镇定,曰:“吾等奉天子之命,查究此事,若有冤屈,当诉之,勿作此鬼魅之态。”
良久,风止,有女声幽幽曰:“吾乃武氏之婢,昔为则天所杀,冤魂不散,今欲讨个公道。”
张柬之曰:“武后已逝,往事已矣,汝何必纠缠不休?”
女鬼泣曰:“吾死之惨,无人知晓,岂能罢休!”
张柬之无奈,曰:“吾当奏明圣上,为汝超度。”女鬼方稍稍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