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要不,咱们玩一把大的?

“认识认识,当然认识,上个月在市里开会,我才跟舒处长见过面。”

“张天,张天服装厂的老板。”张敬涛抬起的右手,稍稍移动,指向张天。

“沈厂长,久仰大名!”张天笑着起身,伸出右手。

沈百万脸上笑容灿烂,也跟着伸出右手,道:“张厂长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贯耳啊。”

“徐墨,我的小老弟!”张敬涛最后才介绍徐墨。

徐墨面容赤红,站起身来,伸出右手,道:“沈厂长,你的威名,就算在兰县,也是家喻户晓啊。”

中国人办事,不喝酒,难成事儿。

包厢里气氛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等桌上的茅子都喝光了,张敬涛才打着酒嗝,开口道,“沈厂长,你们厂里,应该还有国库券吧?”

“有,还有四五十万呢。怎么,几位要做国库券买卖?”

国库券从82年就开始颁发,一些国有小厂84.85年,才落实认购政策。

但,耀光玻璃厂是浙省数一数二的大厂,82年政策刚下来,就开始落实。

按照工人评级,认购不同数目的国库券,每年差不多有近五十万认购指标。

耀光玻璃厂补贴百分之三十,工人以七十块钱,认购一百国库券的比例。

这几年,耀光玻璃厂的认购任务,都是圆满完成。

今年的认购数目刚刚下来,又因为很多人开始收购国库券,所以,耀光玻璃厂的国库券认购指标,还没分配下去。

按照目前的形式,耀光玻璃厂会补贴百分之二十左右。

张敬涛笑着点点头,道:“徐老弟最近在收购国库券,所以,我才邀请沈厂长你过来聊聊!”

“我还以为啥事情呢!”

沈百万笑着看向徐墨,道:“徐老弟,你准备要多少国库券?”

“全部!”

沈百万挑了挑眉,道:“徐老弟,你要是把全部国库券都收购,我还要感谢你呢。现在市场上,一百国库券,差不多能够换八十块钱……我以一百国库券,七十八块钱卖给你,怎样?”

“可以!”徐墨点点头。

听到徐墨答应,沈百万继续道,“徐老弟,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