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大权,基本掌控在变法派手中。

范仲淹和包拯此时无疑已经真正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半年之后。

范仲淹和包拯再次实施了第二条法令——限制土地买卖;严格审查官田私有化现象;重新测量土地。

大宋朝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买卖现象非常普遍,这直接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加剧。

许多贫农手中的土地不断流失,最终沦为佃农。

而土地几乎被富农和地主阶级兼并!

此外,一些官员通过各种手段,将原本属于国家的官田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

第三,大宋的税收制度是按照人头来征收的,这就导致了没有土地的贫农和佃农反而要缴纳更多的税赋,而富农和地主阶级却能够缴纳较少的税收。

大宋的土地制度,在初期的时候,的确为大宋带来了繁荣,特别是土地的自由买卖,为朝廷带来了不少的税收。

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朝廷现在能够征收到的税收越来越少,底层的贫农和佃农承受着沉重的税赋,生活苦不堪言。

大宋的土地政策,已经让财政税收逐渐递减。

当然,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此。

大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果不进行整改,大宋可能支撑不了几年。

在土地改革之后,接下来要着手改革的是商业。

大宋的商业是华夏历史上最为发达的一个朝代。

而且朝廷更是垄断了最盈利的盐、铁、茶叶的经营权,由官府经营,禁止私人经营。

这就导致了官员在盐、铁、茶叶方面的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

明明是最赚钱的行业,最后却连年出现亏空,反而还需要朝廷来补贴。

这些钱最终都进了谁的腰包,不言而喻。

说到底,变革最大的问题,还是贪污腐败,还是吏治的问题。

只有彻底清理这群大老虎,大宋才能真正实现富强。

因此,对于贪腐腐败这群人,包拯是绝对不留情面,该杀的就直接杀,不管你是朝廷勋贵还是士大夫。

变法可以慢慢推行,但面对腐败分子,必须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