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兴的提醒,再度将包拯的思绪拉回现实。

在包兴的搀扶下,包拯下了马车。

一座古色古香的衙门呈现眼底。

并不华丽,却古朴厚重!

县衙外聚集着十几号人,熙熙攘攘,不知在吵闹什么。

包拯命包兴去查看情况。

包兴挤入人群中片刻后,便又急忙转回来禀报。

“公子,是个老妇要告状,衙役不让进去,要让她索要例钱。”

包拯眉头不由得紧锁:“告状通常只有一个诉讼费,何为例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包兴耸了耸肩,摇摇头:“公子都不知道,小的就更不知道了。”

包拯若有所思,心想一定又是苛捐杂税。

官府明目张胆的搜刮民脂民膏,他已经亲眼见识到。

衙役向申冤的人索要例钱,也就不稀奇了。

想到这里,包拯道:“去看看!”

和包兴同时挤进人群中。

只见一名穿着破烂,骨瘦嶙峋的老妇正在和两名衙役争执。

那老妇哽咽着吵嚷。

“这世道,还有天理吗?”

“我儿被人打残你们不管就算了,民妇来告状,你们还要让我出一两银子。”

“你们……你们算什么官府,还有天理吗?”

围观百姓均摇头叹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衙役眼里毫无一丝同情之意,对老妇的哭诉置若罔闻,反而冷笑。

“你当县衙是你家开的, 没钱你告什么状?申哪门子冤?”

“人穷就要认命!”

“难道你没听过,衙门八字两面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赶紧滚,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老妇一脸的无助:“难道我儿子就活该被人打吗?”

眼看衙役已不耐烦,百姓均唉声叹气,均纷纷劝慰老妇。

“算了吧老嫂子,你就认命吧!”

“就是啊大婶,你就自认倒霉吧,自古民不与官斗,咱们可得罪不起,谁叫咱们无权无势。县衙是不会同情你的。”

“是啊,没钱还想告状,世上哪有这样的官府,你哭也没用,就算眼睛哭瞎了,县衙也不会在意你的,弄不好还要治你一个寻衅滋事,恶意告状的罪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你告的可是皮大官人,那是何等人物,连县太爷对他都客客气气的,能帮你吗?弄不好,最后也判你一个诬告,别说你讨不到公道,你还得挨一顿板子,就你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命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