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橘黄色中,天,已微微亮了起来。
一般情况下,同心堂的门比包子铺开得晚些,每天早上,只要在家,汉源和小白就能早早的过来帮包子铺的忙。
天刚蒙蒙亮,汉源在一边的面案上忙活着,桑婆婆在蒸锅边揭起锅盖来拾着上层已经蒸熟了的包子,一个一个的装进小盒子里,再把小盒子放到一边,一个一个的重叠起来,等着小白来取。
小白正在来来回回的给各桌的客人送包子,每一桌的客人见到小白都要寒暄几句,小白笑盈盈的回应着大家的热情。
金色的晨光和着包子的热气,将三个忙活着的人团团罩住,一派生机活勃的样子,煞是好看。
一波一波的人来了,又去了,一波一波的人又来。
日上三竿,已是巳时,小白见包子铺这边的来客渐渐少了才转到隔壁开起同心堂前堂的大门。
这时,一个衣着微显华丽的孕妇朝同心堂走了过来,小白并不认得她,见她拖着重重的身体走得很艰难,赶紧走过去搀扶她,免得她有什么不测。
坐在柜台前的椅子上,小白让她把右手轻轻的放在把脉枕上,见她眉头微皱,小白轻轻的问道,“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从进到堂前来,孕妇的另外一只手一直在不断的按着头。
见小白问她话,她微显痛苦的说道,“小白姑娘,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我一直觉得有些眩晕,麻烦你好好给我看看。”
小白见她脸色不太好,轻轻的安慰她说道,“您放心,我好好替您把把脉。”
刚一触到孕妇的脉搏,小白觉得她的脉象非常流利,如珠般圆滑,还有力而回旋,她初步确定,她的脉相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她的胎儿已入盆,应该是到了孕晚期,孩子快要出生了,心理不安定而已。
这种情况下,小白只得如实说道,“您的脉象平稳,感觉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孕妇坚持着说道,“我这几天一直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我感觉不到我是要生了,而是生病吧。”
小白看她神情似乎有些紧张,只得安慰她道,“眼见胎儿已入盘,您应该是要生产了,瓜熟蒂落,不用太过紧张,顺其自然就好!”
孕女依然不依不饶,“那你给我开点保胎药吧,我吃了放心些!”
小白也只能如此,按保胎的药方给她配了药。
本来是应该开些药草让她自己煎服的,但小白为了更仔细些,就给她开了已经熬好的汤药药方。
同心堂里所有的汤药都是当天用完就完 ,没有用完的都得倒掉,第二天再重新熬制,只是为了药效,装药的罐子一般是不会洗的,并且是装得越久,药效就会越好,这是所有药行一直以来的规矩,没有人会主动去破坏的。
小白进到屋间,从淡粉色的罐子里舀出一碗还有冒着热气的汤药给了这个妇人。
因为是装着保胎药的罐子,当初一字排开分药的时候,小白就坚持用这个淡粉色的罐子装保胎药,汉源不知其意,还一直问小白为什么,小白当时就说了,粉色有活力,是新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新生,所以,只有这个罐子装保胎药最合适,其他的都不好。
于是,每天熬药的时候,这个罐子都是排在最前面的,比另外的那些罐子都最先点火,当然,也是最后熄火的,因为小白说这个药一定要十二分的温和才行,熬的越久,药汁儿就越浓,药性就越温和。
所以,从这个罐子出来的药都是有生命的。
小白每次给病人开这个药方端药出来之前,她都得亲自喝一小口尝一下,因为她没有怀孩子,所以,这一小口对她是没有药效的,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和往常一样,她浅浅的尝了一小口后递给了这个妇人。
这个妇人接过药碗,没带一丝犹豫的就喝了下去,喝完药,她还不经意的悄悄瞅了一眼小白。
小白没有注意到她的这个小动作,后面排着队的病人又顶了上来,这个妇人自己挪到一旁去坐着。
汉源见同心堂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包子铺这边的客人却越来越少,他担心小白一个人会忙不过来,于是赶紧回到店里帮忙。
他刚跨进大门,就注意到坐在那里的那位妇人身体开始摇摇晃晃的,似乎快要倒下了。
汉源心头一紧,急忙加快脚步走上前去,扶住了这位妇人。
小白看到这一幕后,也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迅速地朝着妇人走去。
她毫不犹豫地抓起妇人的手腕,仔细地替她把起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