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农历十二月的第二十三天,也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人们称为“小年”。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忙活起来。腊月二十三的风俗主要有:祭灶、扫尘、剪窗花、写春联和婚嫁等。
灶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管理饮食和考察善恶的神灵。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情况,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给灶神祭拜,以表达对灶神的感恩和敬畏,也希望灶神能够说些好话,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福运和平安。
祭灶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地方用糖果、糕点、水果等甜食作为祭品,有些地方用麦芽糖、关东糖、糖瓜等粘牙的食物作为祭品,有些地方用酒肉、香烛、纸钱等常见的祭品。不管用什么祭品,都是希望灶神能够吃得开心、说得甜蜜。
祭灶之后,人们还会把灶神像或者画像从灶台上取下来,放在桌子上或者柜子里,以免灶神看到家里的隐私或者不幸。等到大年三十再把灶神放回原位,并换上新的灶神像或者画像。
扫尘这是一个象征辞旧迎新、除旧布新的风俗。腊月二十三之后,人们就开始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一年来积累的尘土、污垢、杂物都清理掉,也把一年来不顺心、不开心、不吉利的事情都扫走。
扫尘还有一个讲究,就是不能从门口向里扫,而要从屋里向外扫,这样才能把坏运气都扫出去。扫尘之后,人们还会换上新衣服、新床单、新窗帘等,给家里增添新气象。
窗花是用红纸剪出各种图案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窗花的图案有很多种,有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富贵荣华等美好愿望。窗花的颜色一般是红色,因为红色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吉祥。
春联是用对仗工整、韵味浓郁、意义深刻的诗句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联的内容一般是祝福、赞美、祈愿等,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写春联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活动,既能提高文学水平,又能增进亲友情谊。写好的春联贴在门上,让家里更加喜气洋洋。
婚嫁这是一个反映民间风俗和信仰的风俗。腊月二十三之后,人们认为诸神都上天去了,没有什么禁忌和忌讳了,所以这段时间是结婚的好时机。
结婚是人生大事,也是一种喜庆的事情,所以人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以求得吉利和幸福。(以上出处网络搜索)
云丫家穆淑云正忙活着扫尘。买了新扫帚绑到长杆子的顶端,捆结实,晃一下不打转即可。
她先去里屋拿出一股香抽出一根,然后点燃,朝着东北角的“保家仙”拜了拜。
接着跪下磕头,插进香炉。开始从里屋往外扫房,灰尘蜘蛛网都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