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娥醒来的时候,阳光相当刺眼,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习惯性的看了看手机,十点二十了。屏幕上除了显示着时间,更是显示着许多的未接来电。
刘美娥翻了翻,有二女儿玉红的,还有小儿子玉环的。反正都是逆子,她也懒得管,急忙披了件外套蓬头垢面的朝着李拐子小刀面的方向奔去。
李拐子小刀面十一半点准时结束关门营业,若是去的迟了那就真是吃不着了。逆子们哪有美食重要呀。
小刀面的店也是简陋的很,李拐子小刀面六个大字,李子由于时间太久已经风化了只剩下一个窟窿,远远望去店铺名字成了拐子小刀面。
熟门熟客,来的都是街坊四邻,店里的环境也是一言难尽。黄色的餐桌都能搓出两斤油来,那煮面的灶台黑乎乎的的油脂如人身上的千年老泥主打就是一个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李拐子也已经六十多了,从以前干瘦的小伙干成了两百五十斤的肥爷,即便头顶都秃一半了,剩下的一半也是乱糟糟的,好像从见他到现在就没有立正儿过。
“呦呵,这不是刘美娥吗?啥时候回来的?不是在城里享福吗?回来几天呀?”
“这不是想你家小刀面吗?”刘美娥笑着回道。
“城市里啥好吃的没有,你会想我这小刀面?”李拐子竟然在煮面的时候抽起了烟。
“谁让咱是个农村胃,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你这小刀面的滋味。”
这话说到了李拐子的心里上:“还是你会吃呀,不是给你说,从外边回来的那个不喜欢吃我的小刀面?咱这牌子也算是老味道了,你说这食在中国咋不来咱们这,我瞧着它拍的还不如我这小刀面好吃那。”这话说完还不忘吐口烟圈,还是一圈一圈的那种。
刘美娥心道:“就你这个,得亏没有上食在中国,若是上了就这卫生条件估计也要倒闭整顿。”
“还是小碗的,加啥?”李拐子捞出面条,又舀了一碗老汤
“鸡蛋,丸子,豆腐。”
李拐子从大盆里准确的捞出鸡蛋,丸子,豆腐,豆腐还多加了一块残次的。最后加上香菜,小葱。
“十二块钱。”
刘美娥扫了码。扫码的时候,脑海中不由得回忆起当初因为不习惯网上支付被儿媳妇指责的情景。这原主也是的,自己过得这样滋润何必去城里遭那份罪?
刘美娥找个地方坐了下来,自己没有洗漱,旁边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有的穿着睡衣,有的穿着秋裤,谁也不被笑话谁。
刘美娥加了辣椒油,试着吃了一口面条,艾玛,这面条不仅爽滑而且特别有韧性,汤也美味,绝对不是那种大城市里的勾兑汤头,按说刘美娥以前也没少点各种网红的面条,但是实话实说,那几年自己吃的面条都算是喂了狗了,在这碗小刀面面前那些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