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贝老才被首长叫到了办公室。
此刻,沈清灵才知道,紧急叫她回来,是为了叫她一起开一场关于改革的会议。
沈清灵:“……”
她当初不是和贝老说的很清楚了吗?
“我们的计划是,要是放开一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的投资商是需要通过邀请,然后审核通过才可以。”
贝老仔细和沈清灵解释了他们的计划,生怕沈清灵为此而不高兴。
毕竟她曾经给贝老分享了她知道的全部。
改革的步伐不能迈的太大,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接踵而至的就是各个方面的应对措施的跟进不到位。
或许经济一下子是上去了,但紧接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既然现在已经比沈清灵所了解到的那一世提前了这么多,那么贝老就希望一步一个脚印,把所有的事情全都落实到位才好。
对此,沈清灵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步子迈的太大了容易扯着蛋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既然有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和发展计划,那她的存在就不算没用。
很显然,沈子涵就属于第一批开放的被邀请投资商,而且对于他的审批已经通过了。
这对沈清灵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家中断教育太长时间了,国家计划今年九月份面对全国下通知恢复高考,考试时间是在明年的六月份。”
因为之前的这场运动,所有人丢弃书本已经太长时间了,尤其是大量的知青。
贝老的意思是希望能给知青足够多的时间去复习。
“对于高考恢复的时间,我没意见,只是我们要考虑的是,知青们有了将近一年的复习时间,到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数应该会很庞大,到时候各个高校有没有能力应对这么多的学生,城市有没有能力承载突然回城的这么多知青?”
这些事情都是上一世沈清灵所了解到的情况,如果可以,她也希望国家做好所有的应对措施。
“怎么会人多呢?参加高考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而且那些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的,自然也就不让他们参加了。”
贝老回答的理所当然。
国家现在需要的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一代,那些拖家带口的,上了年纪的知青自然是希望他们继续留在农村,为农村的建设出一份力。
对此,沈清灵很是不赞同,她微微摇了摇头,
“这样不公平。”
那些已经结婚生子,年龄偏大的知青,当初也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当年的他们同样都是知识青年,同样为了农村的建设,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离家人朋友,到广袤的农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