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听闻异国储君之一,竟身处本朝丞相府中,顿时疑虑顿生,面色疑云密布。
丞相早有所料,从容奏道,“陛下,梭罗国大殿下实乃迫不得已才来寻老臣。
那二殿下与本朝奸佞勾结,妄图借陛下之名,谋夺大殿下之位,大殿下走投无路,才寻来丞相府,恳请陛下援手。”
皇上目光微眯,质问道,“既如此,为何不径直面圣,反倒与丞相联络?你二人此前莫非有旧交?”
丞相镇定自若,缓缓道,“陛下过虑了,老臣与大殿下素无瓜葛。其投奔老臣,皆因担心被二殿下在本朝党羽暗中加害,故而前来老臣府上避难。”
皇上勃然大怒,“混账!在朕之朝堂,竟有人如此胆大包天?快说,与二殿下暗中谋划者到底是谁?”
丞相面上闪过一丝得意,回道,“陛下,此人正是宁王。”
朝堂之上,大臣们顿时一阵骚乱,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皇上也是难以置信,“宁王?怎会是他?他目不识丁,又怎么能与二殿下密函相通?”
丞相:“陛下有所不知,宁王爷一直佯装愚钝,实则不仅识字,更能出口成章,与金科状元谢大人相较也不逊色。”
皇上心存疑虑,环顾众臣问道,“众爱卿可曾见宁王吟诗挥毫?”
许墨在潇湘书院出口成诗的事,众人多有知晓。
当下纷纷齐声向皇上作证,确认宁王不仅擅诗,也通文墨。
皇上心中仍半信半疑,总觉得不可能是他。
丞相见状,再添猛料,“陛下想想,宁王为何要装傻充愣,致众人皆以为他是草包?是不是为了掩盖他暗中与二殿下书信来往之事?”
皇上一时难以决断,将目光投向于在科举舞弊案中立了大功的谢景玉,念他刚正不阿,所言或许公允。
“谢爱卿,对此事如何看?”
方才一直垂首敛目的谢景玉,闻言拱手行礼,恭谨回道,
“陛下,下官以为当以取证为先,再作论处。”
“与异国未来储君私通,无论如何都有危及本朝社稷之嫌,提前做好预防也不为过。”
皇上听完颔首,深以为然,“爱卿所言甚是,诸事当凭证据再论是非曲直。”
随即皇上又向丞相问道,“爱卿所言的密函现于何处?”
丞相见谢景玉并未依着先前的约定,在皇上面前全力游说帮扶梭罗国大殿下以对抗二殿下。
不由得眉头微微一蹙,脸上隐隐泛起一丝不悦之色。
此刻却也只能答道,“在宁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