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又被借用

春风轻拂,柳丝轻摆,浙江的四月,正值花红柳绿之时。北京某部计财司的李部长一行人,带着对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踏上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浙江的文化艺术界带来了一股新风,也让省级企事业的同仁们倍感压力与期待。

在众多接待人员中,苏瑛的名字被领导亲自点名。作为省级财务部门的骨干,她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同事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次接待任务,对她而言,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接待工作繁琐而细致,从行程安排到会议准备,从餐饮住宿到文化业务交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苏瑛凭借她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李司长、郁处长一行感受到了浙江人民的热情与周到。

然而,就在接待工作即将圆满结束之际,李司长却向省级主答单位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请求——希望借用苏瑛三年,参与全国剧团剧场财务会计制度的起草工作。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主管领导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推动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另一方面,苏瑛作为省总公司的得力干将,一旦离开,将对现有的工作造成不小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困境,主管领导显得犹豫不决。他们深知,拒绝上级部门的请求并非易事。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他又实在难以割舍苏瑛这位得力助手。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尊重上级部门的要求,上司同时也向苏瑛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不舍。

对于苏瑛而言,这个消息却如同甘霖滋润了久旱的心田。她深知,参与全国剧团剧场财务会计制度的起草工作,不仅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实现个人价值、为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的绝佳机会。尽管心中也有诸多顾虑——大女儿即将上学,需要自己的陪伴;母亲年迈不适合劳动过多,这让她忧心忡忡;小女儿则只能留在老家,由年迈的外婆照顾,这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与不安。但即便如此,她依然选择了勇敢地接受挑战。

夜深人静之时,苏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五味杂陈。她想起了与丈夫毛祖祥两地分居的日日夜夜,那些孤独与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争取将丈夫调回省诚,结束这长达十年的分居生活。于是,她开始四出奔波,托人找关系,只为那一线希望。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苏瑛终于如愿以偿。毛祖祥被调回了一个半军半民研究所工作,虽然工作性质与以往有所不同,但能够结束分居生活,对于两人而言已是最大的幸福。

正当苏瑛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主管领导再次找到了她。面对人手紧缺、任务繁重的现状,领导希望她能够克服家庭困难,继续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新制度的制订工作。这一次,苏瑛没有丝毫犹豫,她欣然接受了领导的安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瑛跟随着文化部、财政部的专家们走南闯北,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她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学到了许多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为新制度的制订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还因此获得了一项评职称的辉煌成果。

苏瑛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她的名字开始在业内传为佳话。随着新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实施,她也逐渐成为了该领域的知名专家。然而,这一切的成就并没有让她停下脚步,她深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因此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