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缝隙,悄悄溜进了苏瑛的办公室。桌上堆叠的财务报表和预算案如同小山一般,预示着这又将是一个忙碌而充满挑战的日子。苏瑛,一位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如今已是某省级机关主管会计的得力干将,年仅三十一岁,便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业界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今天,是年度预算会议召开的重要日子。各部门负责人将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并确定下一年度的资金分配与使用计划。对于苏瑛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会议,更是她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舞台。她早已对各项数据了如指掌,准备充分,只待会议开始,便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提问与挑战。
然而,这场会议却因为几个特别人物的出现,而变得不同寻常。
首先登场的是财务处长黄晋一。黄处长年近五旬,面容沧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韧。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过人的胆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最终坐上了财务科长位置。黄科长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些洞察力。他知道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苏瑛这位年轻有为的下属既寄予厚望又严格要求。
会议伊始,黄晋一便直奔主题,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轻声道:“今年的预算工作,我们面临的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事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我们也必须精打细算,千方百计提高收入,要求各地市县影院增加场次,增加上座率。节约支出,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苏瑛,你先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初步预算方案吧。”
苏瑛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清晰而有力地阐述了预算的编制依据、原则、目标以及具体的分配方案。她的讲解逻辑严密,数据详实,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点头赞许。
然而,就在苏瑛以为一切都将顺利进行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
“苏瑛啊,你这个预算方案我看过了,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呢,我觉得有几个地方还可以再优化一下。”说话的是曹家漠,分管财务的副经理,他原是基层单位的一名放映员,因为特殊年代的机遇,连升两级,直接坐上了副经理的位置。曹副经理虽然职务不低,但在财务管理方面却并非行家里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让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由得心生敬畏。
苏瑛闻言,心中虽有不满,但表面上仍保持着职业的笑容。她礼貌地请曹副经理指出具体的问题所在。曹副经理沉吟片刻后,开始逐条列举他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他的意见大多基于个人偏好和直觉判断,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苏瑛一边耐心倾听一边暗暗记下这些建议,准备会后逐一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回应。
苏瑛知道,与曹副经理的这场讨论,不仅仅是关于预算方案的细节,更是一场关于专业与权威的较量。她清楚地意识到,要想让自己的方案得到认可,就必须在尊重对方的同时,巧妙地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数据支持。在曹副经理提出意见的过程中,苏瑛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并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曹副经理深入思考,这样既避免了直接的冲突,又能够让他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当曹副经理终于讲完,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苏瑛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回应。她首先感谢曹副经理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会认真考虑。接着,她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逐一解释了预算方案中每个部分的合理性,同时也不忘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的回应既专业又不失礼貌,让在场的其他同事对她的专业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终,苏瑛的耐心和专业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她的预算方案在经过一些小的调整后,得到了通过。而曹副经理虽然在讨论中显得有些尴尬,但也对苏瑛的专业态度表示了认可。会议结束后,苏瑛感到既疲惫又满足,她知道这样的挑战还会有很多,但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