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下的檐坊、楣子、檐柱上都绘着上五彩的锦画。
湖岸边建着高低错落的水榭楼阁,装着一排排勾栏槛窗、长型漏窗,人在窗前漫步,便可将湖面不同角度的风景尽揽眼底。
一道道蜿蜒的观景廊台悬伸在湖面上,两侧装着可供人憩息,上雕童子捧莲的靠背栏杆。
亭廊岸柳映平湖,潭面无风镜未磨。
晓日偏生蓝水底,人间天上自悠游。
不过今日最显眼的,还当属搭建在湖上的那座宽数丈的献艺台。
首先这座湖中台的位置一看就是特意遴选的。
这座镜湖几乎呈圆形,只东西两边稍长,但南侧却多出一条延十丈有余的尾巴出来。
今日男女客座,就分设在这条尾巴的东西两侧,隔水对望。
而献艺台就建在圆湖与尾巴的衔接处,坐在两边宾客皆能观赏到台上的献艺者。
想出这种安排的人真是绝妙。
只是越接近这尾梢处宽度越窄,甚至仅有二三丈。
若是都分坐在靠尾的人,应该能清楚地互望到对方。
但距前方的献艺台就稍远些了,不过也只是稍远,对于眼力好的人来说,大概不是什么问题。
献艺台修饰得相当华丽。
数张宽板压箱搭成的浮台,台板上打着光亮的腊,四周板围上绘着祥云浮浪。
台靠后处放着一座百花纱屏,两侧立两只半高花瓶,当中插数枝不同种类的迎春花。
四角立红柱,皆挂彩锦纱灯,以柱为撑,结五丝彩绸编顶。
此时散在园中各处的公子小姐,衣袖綷縩,低声细语,沿湖踱步,赏花看景,甚至还有提前偷着相看人的,
晕轻红,留浅素,千娇百媚。照绿水,恰如下临鸾镜,妃子弄妆犹醉。
众人皆在等待着开宴之时。
“小姐,这里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林婉儿瞧向尉秋,笑道:“你也动心了。”
尉秋抱胸:“与我可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