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大会结束后,社区里那些质疑的风言风语渐渐消散,可林宇和夏晓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社区发展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当晚,林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居民大会上大家的发言还在他脑海里不断回响。他清楚地意识到,社区管理的完善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家共同的参与。
第二天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林宇的脸上。他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片刻的宁静,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林宇迷迷糊糊地伸手在枕边摸索着手机,电话那头传来李主任带着焦虑的声音:“林宇,不好了!社区旁边那条老旧水管昨晚突然爆裂,附近好几栋楼都停水了,居民们都在抱怨,你快来帮忙想想办法!” 林宇瞬间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一边应着“我马上到”,一边迅速从床上坐起,简单洗漱后,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便火急火燎地朝着社区办公室赶去。
与此同时,夏晓也接到了社区居民的求助电话。她心里一紧,赶忙说道:“您先别着急,慢慢说,我一定想办法解决。”了解情况后,她来不及多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人——张辉。张辉是夏晓大学时期的好友,毕业后投身建筑工程领域,如今已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建筑维修公司的技术骨干,在管道维修方面经验丰富。
夏晓迅速拨通张辉的电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辉子,可算找着你了!我们社区水管爆了,附近好几栋楼都停水了,你快给我支支招,这种情况该咋整啊?”
电话那头,张辉的声音沉稳而专业:“先别慌,晓。你得先搞清楚爆管的具体位置和水管的材质、管径这些信息。不同的水管,维修方法和所需材料可不一样。”
夏晓一边听,一边在纸上快速记录,嘴里应道:“行,我这就去打听,还有别的要注意的吗?”
“还有,你看看周边有没有阀门能先把水止住,减少损失。要是情况严重,得赶紧找专业的维修团队,我可以给你推荐几家靠谱的。”张辉补充道。
挂了电话,夏晓马不停蹄地出门去了解情况。与此同时,林宇赶到了社区办公室。李主任和夏晓已经在讨论了,夏晓看到林宇进门,眼神中闪过一丝急切:“林宇,我问了张辉,他说这种老旧水管维修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专业工具和材料,咱们得赶紧想办法弄到。”
李主任皱着眉头,脸上满是忧虑,补充道:“时间紧迫,停水时间长了,居民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现在正值蛇年新春,大家都盼着过个舒心年呢,这可怎么办才好。”
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道:“李主任、晓,先别着急。咱们先统计下受影响的居民户数,了解具体情况,再联系专业维修团队。之前我和晓设立的智能邻里互助基金里有社区专项维修基金,看看能不能申请用来解决这次的问题。”
说起智能邻里互助基金,那是林宇和夏晓在看到社区里一些突发情况因资金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后,萌生的想法。他们四处奔走,联合社区里热心的居民代表,向大家阐述设立基金的意义和用途,最终得到了广泛支持。基金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居民的爱心捐赠,一部分则是社区公共活动的结余收入。为了让管理更加透明高效,他们还引入智能科技,开发了专门的APP,居民能随时查看基金动态,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而社区专项维修基金,就是专门用来应对诸如水管爆裂、电路故障这类紧急维修事项的。
三人立刻分工行动起来。林宇负责联系专业维修团队,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赵师傅。赵师傅在本地的维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口碑极佳,和林宇也打过几次交道。电话接通,林宇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赵师傅,我是林宇啊,我们社区水管爆了,就在[具体位置],您能不能尽快安排人过来看看?这都大过年的,居民们没水用可不行。”
赵师傅爽朗地应道:“小林啊,你放心,我这边马上安排。不过这大过年的,工人不好找,我得费点劲儿。你先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我好准备工具和材料。”
林宇详细描述了一番,赵师傅听完说:“行,我有数了,估计维修费用得不少,你们得提前准备好资金。”
林宇表示明白,挂了电话后,又继续联系其他可能的维修力量。
夏晓则忙着统计受影响的居民户数,并通过社区微信群和广播向居民们通报情况,安抚大家的情绪。她在群里写道:“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好!目前社区水管爆裂导致部分区域停水,我们正在积极联系维修人员,争取尽快恢复供水。请大家不要着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同时,她打开智能邻里互助基金APP,准备发起线上求助和募捐,以应对可能超出专项维修基金的费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主任这边则协助林宇,一起梳理申请专项维修基金的流程和所需材料。虽然基金是林宇和夏晓牵头设立的,但李主任一直大力支持,对基金的运作也十分熟悉。他知道,申请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在与维修团队沟通的过程中,林宇得知维修所需的费用可能超出了专项维修基金的预算。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夏晓和李主任,三人决定立刻启动智能邻里互助基金的线上求助和募捐功能。夏晓迅速在APP上发布了求助信息,详细说明了水管爆裂的情况、预计维修费用以及目前面临的资金缺口。
消息发布后不久,社区居民们纷纷响应。有的居民直接在APP上捐款,有的则在群里留言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赵大爷第一个捐出了200元,他在群里说:“上次林宇他们救援的事儿我误会他们了,这次社区有困难,我得出份力。” 孙姐也在群里留言:“我捐300元,大家一起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就连平时不太参与社区事务的年轻上班族小王,也在APP上捐了100元,他说:“虽然我平时忙,但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随着捐款的不断增加,智能邻里互助基金的余额逐渐充实起来。但林宇和夏晓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知道,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协调。他们继续与维修团队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对方能够按时到达现场。同时,夏晓还组织了一些志愿者,为停水居民送去了桶装水,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终于,赵师傅带着维修团队在几个小时后赶到了现场。他一下车,就和林宇打招呼:“小林,让你们久等了,咱这就干活。”
赵师傅迅速对爆裂的水管进行了检查,一边检查一边对林宇说:“这水管老化太严重了,得换一段新的,再加上这大冷天的,施工难度不小。”
林宇连忙说道:“赵师傅,您多费心,只要能尽快修好,让居民们用上水就行。”
在维修过程中,林宇、夏晓和李主任一直在现场协调,确保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施工,水管终于修复完成,水流畅通无阻地流入了居民家中。
这次水管爆裂事件的解决,让大家看到了智能邻里互助基金的多面性。它不仅在资金上提供了支持,还通过智能科技手段,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应急响应速度上还有待提高,基金的宣传和推广还需要加强,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并参与到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