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福公公高喝:“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吏部尚书左侍郎赵元启出列,“陛下,臣有本启奏。”
楚纲抬眼望向赵元启,“赵爱卿,何事上奏?”
“回禀陛下,自从吴鈡徒刑之后,梧城一直交由下属官员管理,臣认为,理应任命新的城令接管梧城大小事务。”
立在太和殿的众臣,开始左右前后对视,彼此眼中都是逃避。一些刚刚在宣城站稳脚跟的官员,眼里都是惶恐,他们都生怕自己被派往梧城。
楚纲在高处将诸位官员的神色都看在眼里,他也很是烦恼,在他的印象中,似乎没有既有才又愿意前往梧城的官员。
“那依赵爱卿看来,谁是新任梧城城令的合适人选?”
赵元启虽然低着头,但他的眸光一凝,“回禀陛下,臣认为梧城之人更加适合治理梧城。臣曾听说,梧城判司方琏为人清正廉洁,为官任劳任怨,也是陛下当初亲封的进士,是故,臣认为方琏可担此重任。”
楚纲仔细回想,也没有想起这个人是何模样,但他不会说自己没有记忆。
“赵爱卿此言在理,方琏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纲将视线移到沈承身上,“沈爱卿,你以为呢?”
沈承出列,拱手,“陛下圣明,全听陛下圣裁。”
楚纲听到沈承的恭维,还是十分受用,“那就这样决定了,从今日起,方琏就是新任的梧城城令。”
楚纲的话刚落下,众臣都跪下,“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皇子本来是想要安排自己的人就任梧城城令,以此看看梧城是否还有金矿,但他想要拉拢沈承,自然也不好拂了沈承的意思。
大皇子一党受到少女失踪案的影响,元气大伤,倒是安静。
至于其他的官员,这苦差事,他们才不管是谁接任,只要不是他们自己和身边的亲信就是了。毕竟,在他们眼中,没个十几年,梧城是不可能恢复生机的,梧城无利可图。
最终,这场朝局向着楚清鸢的意愿发展,方琏成为了梧城的城令。
沈府,书房。
楚清鸢依旧在练字,中途休息时,沈承和她谈起了今日朝局。
沈承慢悠悠开口:“陛下已经下旨,方琏成为了梧城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