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的银钱是归赵紫鸢和赵明远两人管的,其中,赵紫鸢手里的银钱要更多一些,赵老太婆和钱氏要出门采买就得和她们两人拿钱。
赵老太婆去赵紫鸢那里拿,开始的时候给的少还闹了一场,成功从她手里拿到了一两银子才作罢。
手中有了银子的赵老太婆腰杆就挺直了,出去采买的时候,买的都是她自己和赵明远两人爱吃的菜,还买了两匹布回来,这布料一匹是她自己的,一匹是给赵明远的,就是没有钱氏母女的。
钱氏见到这种情况,心中自然不高兴了,在赵明远的耳边吹耳旁风,把自己和赵紫鸢两人放在苦主的位置上,软磨硬泡的从赵明远手里要了二两银子。
赵老太婆才从赵紫鸢手里拿到了一两银子,钱氏却从赵明远的手里拿到了二两,比她多了那么多,她自然不服气。
从前相亲相爱的赵老太婆和钱氏这对婶婶侄女就闹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嘴上吵架,赵明远夹在中间,一边是生养自己的亲娘,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帮了这个那个不行,帮了那个这个不行的,被闹得头大。
他解决不了问题,便要当缩头乌龟,任由赵老太婆和钱氏两人自己去闹。
才吵到第三天,她们两人就直接动起了手来了,钱氏仗着自己年轻的优势,把婆婆压得死死的毫无还手之力。
赵明远一看,怎么打起来了,那可不行,便上前去帮忙,因着自己亲娘处在下风位置,下意识便帮自己娘对付钱氏了。
钱氏一看赵明远这行为,更加的不得了,当即就把赵紫鸢给喊了过来给自己撑腰。
赵紫鸢一到,赵老太婆便蹦跶不起来了,因为他们赵家还要靠着赵紫鸢的关系脱离现在的奴籍,改换门庭。
赵家的热闹被村子里不少人看到了,尤其是钱氏压着自己婆婆打的那个场景,更是被一遍遍的提起。
众人看热闹可不管谁对谁错,她们只抓着钱氏这个做人儿媳的竟然敢朝着自己婆婆动手这个举动,肆意的笑话。
这场闹剧闹到了最后,最吃亏的变成了钱氏。
孔月瑶把这个事情传到宋褀安耳中后,她还仔细的一点点的掰开了揉碎了的分析了一遍,企图从里面分析出一丁半点有用的消息来。
可她怎么看,怎么想,都只是赵老太婆和钱氏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找不出什么可疑的地方。
小主,
但越是找不到,宋褀安就越是放不下,拜托了孔月瑶再去打听打听这件事,打听的越细致越好。
但孔月瑶的能力终归有限,而且赵家的闹剧也是关起门来在他们自己家里闹的,顶多在最热闹的时候有村民趴在门缝里看到了些许的场景而已,更多的便打听不出来了。
宋褀安只得作罢,再想其他的办法。
今天是宋景山休沐回家的日子。
一大早起来,宁三娘就换上了一件干净精神的衣裳,头发也被梳理得一丝不苟,一边在作坊干活,一边等着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