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里正叹了口气:“边军中的军需官不止一位,有好说话的,也有较真的,而且管钱的那个恰好是不好说话的,你最好做好准备再和他谈生意。”

“另外,他这人说话做事都喜欢绕来绕去,你也得小心不要被他绕进去了,晕乎乎的做一笔赔本买卖。”

宋褀安诧异里正竟然会和她说这些,把这些要点默默地记在心里的同时,也真心实意的和里正道谢。

地契已经拿到,烤房和木炭的事情都可以推到宋景山的头上,万事俱备,接下来便可以直接建作坊了。

宁三娘打听过附近请帮工的行情,定下了五文一天的工钱并包两顿饭的报酬。

宋褀安请了张五,把宋家要请人修缮院子和建作坊的消息放出来,陆陆续续的便有人来询问,而且来的大多数都是隔壁白山村的人。

白山村一整个村子的住户也都是流放的人,和长胜村不同的是,白山村中的人不需要强制充军,因此白山村的男丁很是充足,不像长胜村,男丁都去了军营中,妇孺小孩居多。

来询问做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宋褀安一时间很是为难要选谁,因为对这些人都不熟悉,担心雇进来那种好吃懒做磨洋工或者闹事的。

就在她头疼的时候,和她还算熟悉的敖庄被张五派来了:“宋姐姐,白山村中的人我大多认识,五哥派我来帮你选人。”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宋褀安连忙把人请过来。

有了敖庄的把关后,不过三天的时间,便把雇工给定下了,一共十五个人,根据敖庄的描述,这些人都是老实人,干活也卖力的。

如此,宋家的豆腐作坊这就动工了。

宋褀安第一时间便是把烤房的图纸拿出来,类比瓦窑的制作方法把烤房的建造要点说了一遍。

可惜的是这些人没有接触过瓦窑,第一遍讲完没一个人听懂了。

没办法,宋褀安只能一点点的掰开了讲给众人听,反复几遍之后,众人听懂了个七七八八,烤房也正式开始动工。

除了要建烤房之外,宋褀安还计划搭建五个新的灶台出来,专门用来煮豆浆,倒塌了的院墙也要修缮一番。

宋褀安每天忙得不行,要和宁三娘做豆腐、豆腐皮,还有她计划做的腐乳,也陆陆续续的做了一批出来,只不过腐乳需要时间发酵,做好了还得等一等才能拿去售卖。

忙完了这些,她还要去隔壁院子盯一盯雇工们干活的进度,时不时的拿出烤房的图纸对一对,俨然一副监理的模样。

宋褀安建作坊的动静很大,长胜村所有人都知道了。

有那没有被羊绒作坊选中的,便都盯着宋褀安的豆腐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