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救了李勇一命

徐达彪以及徐氏一族已死,向阳村终于摆脱了“恶鬼”的掌控。

于是,刘新便带着向阳村全村老少,一起来了大柳村。

一,是为感谢他们为全村除掉吃人不吐骨的祸害;二,是为了过来借番薯种。

这一次秦安和李春山没有推拒,把规则与他们讲清楚之后,便让所有人说明所借番薯数量,并在“契书”上签字画押。

李春山派了自己的儿子,还有村里的两个好庄稼把式,跟着刘新一起去了向阳村……

……

如今李家,周家的孩子们,都在秦家读书习字,其他村户自然也开始蠢蠢欲动。

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指导方针,秦安索性就与李春山商量,在外面请一个先生回来,直接在村子里划出一块地方盖村学。

但有一个要求,这先生,必须“有教无类”!

全村无论年龄,无论男女皆可入学。

也不学什么“君子六艺”,饭都吃不饱,还学个六的艺!

以“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为基础,开设算筹,农桑,工匠之类等专业。力求让他们以后除了种田,还能有其他养家糊口的本事。

至于学武,秦安不教,也勒令其他人不许教,只允许他们跟着一起跑山锻炼体能。

最后,李春山在大柳村的“地标”处,再一次召开:“大柳村第二届全村动员大会”。

会议主要内容:由秦安出资,在村里盖一处村学,并请夫子回来,给村里人授课;以及村学的各项专业介绍。

至于“专业课”的师傅,则由陆子昂负责在陆家的铺子里面挑选。若有外村人也想来大柳村上课,那便需要上缴束修费用。

不是秦安抠门,这事儿懂的都懂……

……

日子平平淡淡,转眼就到了秋收时节。

在容千宸入住“皇家幼儿园”后,秦安就又多了一个“小挂件”。

本来,容千宸是和小皇叔,还有堂哥住在一屋,但由于他与秦乐年纪相仿,两人整日哥俩好的上蹿下跳,索性,他就直接搬去与秦乐同住。

最重要的是,可以听小姑姑给他们讲——《西行记》的故事。

再加上,秦乐是阿姐的小挂件儿,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小姑姑”的小挂件……

现在秦安每日出门,都得领着自己的“哼哈二将”!